[发明专利]一种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4728.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1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林;刘长振;马军华;郝勇刚;张明贺;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G01M15/05 | 分类号: | G01M15/0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冲程发动机 特性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性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 性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外特性表示其所能达到的最大动力性能,对发动机的选型和整机 匹配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对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的研发尚属起步阶段,无 成熟发动机,对发动机的标定也尚无成熟体系,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由于其 零件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本发明由待测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标定工况点和最大扭矩点功率、转 速、燃油消耗率等相关性能参数和已知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数据及曲线拟合 理论,推导出待测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随转速变化 的离散点曲线,以获得的离散点数据为基础进行待测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 特性试验标定,得到待测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标定方法, 使用数值拟合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快速获得待测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 性曲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待测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标定工况点和最大扭矩点及该标定工 况点和最大扭矩点的相关性能参数;
(2)运用已知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数据及曲线拟合理论,推导出待测双 对置二冲程发动机的相关性能参数随转速变化的离散点曲线;
(3)以获得的离散点数据为基础进行待测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试 验标定;
(4)将试验获得的实际数据与拟合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将差值与精 确度设定值比较,若差值超过精确度设定值,且比较次数不大于设定测量次 数,则进行步骤(5),若差值超过精确度设定值,且比较次数大于设定测 量次数,则比较次数清零并进行步骤(6),若差值在精确度设定值范围以 内,则进行步骤(7);
(5)调整电控相关参数,重复步骤(3)至步骤(4),使得实际测量数 据与拟合得到的数据尽量接近;
(6)调整通过拟合理论推导出的参数值,重复步骤(3)至步骤(4), 使得拟合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尽量接近;
(7)将该次测量中拟合理论得出的离散点曲线作为待测发动机的外特性 曲线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相关性能参数包括功率、转 速和燃油消耗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电控相关参数包括喷油提前角、油量、 轨压、脉宽、最大允许脉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精确度设定值为设备的实验获取数据和 该设备的理论数据在比较时所允许的最大差值范围,该精确度设定值表明设 备理论数据的精确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设定测量次数是为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 性而认为设定的测量次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标定方法具 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标定方法,采用数据拟 合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待测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曲 线,减少单纯用试验方法进行外特性标定时反复调整相关参数的过程,降低 发动机研发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标定方法流程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 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双对置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得待测发动机保持最大功率运行,进而测量待测双对置二冲程发 动机标定工况点和最大扭矩点及该标定工况点和最大扭矩点的相关性能参 数;
(2)运用已知二冲程发动机外特性数据及曲线拟合理论,并结合步骤(1) 中测量出的标定工况点和最大扭矩点的相关性能参数,推导出待测双对置二 冲程发动机的相关性能参数随转速变化的离散点曲线和若干离散点的理论 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4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垃圾焚烧炉渣的自动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具互开率自动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