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保质期酸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0320.X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8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军;史寒琴;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希望双喜乳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3/03 | 分类号: | A23C3/03;A23C9/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质期 酸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奶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长保质期酸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乳酸菌),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酸奶除了保留牛奶的全部营养外,酸奶的发酵过程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风味多样并具有保健功能的酸奶是当前酸奶的发展趋势。
目前,酸奶是以乳或者乳制品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在常规的发酵工艺下制成的酸奶,在后续运输、销售、存储过程中,乳酸菌会继续发酵,从而引起酸奶的质构和口感都发生变化,造成酸奶的不稳定。因此,为了确保乳酸菌活性与酸奶口感质构的稳定性,酸奶产品通常在低温下存储、运输、销售的保质期不超过一个月,给酸奶的运输、销售、存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长保质期酸奶的制备方法,通过酸奶制备过程的三次杀菌工艺、两次添加复合稳定剂以及两次不同温度发酵的协同作用下,对蛋白的保护更有效,酸奶口感更绵软细滑,降低了乳清析出和分层的现象,酸奶的保质期延长。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长保质期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第一次杀菌后的生鲜乳中添加第一复合稳定剂、甜味剂、耐热乳清蛋白粉,搅拌均匀,形成复合乳混合液;
S2,将步骤S1得到的复合乳混合液进行预热和均质处理;
S3,对均质后的复合乳混合液第二次杀菌;
S4,向第二次杀菌冷却后的复合乳混合液接种乳酸菌,进行第一次发酵;
S5,向第一次发酵后的复合乳混合液中继续添加杀菌处理后的第二复合稳定剂和乳酸菌,并进行第二次发酵;
S6,对第二次发酵后的酸奶进行第三次杀菌,冷却后,搅拌、无菌保存和灌装,得到酸奶;
其中,所述第一次发酵的温度是40-42℃、发酵时间是6-7小时;所述第二次发酵的温度是2-7℃、发酵时间是3-4小时;
第一次杀菌温度为55℃-60℃、时间为40-60秒;第二次杀菌在水浴100-105℃温度下杀菌4-5分钟,冷却至温度为40-45℃;第三次杀菌温度为70-80℃,时间为20-30秒;
生鲜乳、第一复合稳定剂、甜味剂、耐热乳清蛋白粉、乳酸菌以及第二复合稳定剂的重量配比顺序依次是110-120:2-3:5-7:8-11:6-9:1-2。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复合稳定剂和所述第二复合稳定剂分别包括重量配比为65%-80%的酯化变性淀粉、6%-10%的果胶、6%-14%的琼脂、12%-23%的玉米胚芽分离蛋白粉。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复合稳定剂和所述第二复合稳定剂分别包括重量比为72%的酯化变性淀粉、6%的果胶、7%的琼脂、15%的玉米胚芽分离蛋白粉。
优选的是,生鲜乳、第一复合稳定剂、甜味剂、耐热乳清蛋白粉、乳酸菌以及第二复合稳定剂的重量配比顺序依次是114:2:6:10:7:1。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复合稳定剂和所述第二复合稳定剂均经过100目筛过滤。
优选的是,步骤S2中的预热和均质,预热温度是55-60℃,预热时间是20分钟;均质的压力为20-25MPa,均质时间是10分钟。
优选的是,所述甜味剂为木糖醇、蛋白糖、蔗糖之一或任意几种组合。
优选的是,所述乳酸菌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所述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重量配比为2:1。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生鲜乳中添加第一复合稳定剂、复合乳混合液接种乳酸菌进行第一次发酵、向第一次发酵后的酸奶中添加第二复合稳定剂并进行第二次发酵;第一复合稳定剂和第二复合稳定剂的添加,对蛋白的保护更有效;两次不同温度发酵与两次添加复合稳定剂的协同作用下,使得酸奶中的大量乳清被乳蛋白吸收,降低乳清析出和分层,酸奶口感更绵软细滑,酸奶保质期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希望双喜乳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新希望双喜乳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0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