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转向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2068.6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具尚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万都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平***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孔 伸缩 冲击吸收部 车辆转向 冲击吸收 调整螺栓 相对两侧 周围表面 纵向端 槽状 操作过程 间距支架 平板支架 倾斜操作 操作感 中空管 减小 空管 支撑 噪音 穿过 吸收 运作 | ||
1.一种车辆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倾斜引导孔和伸缩引导孔,其中所述倾斜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平板支架的相对两侧,所述伸缩引导孔为槽状,且形成于一间距支架的相对两侧;以及
一冲击吸收组件,所述冲击吸收组件具有一中空管、倾斜冲击吸收部以及伸缩冲击吸收部,其中所述调整螺栓插入所述中空管,所述倾斜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所述倾斜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且被所述伸缩引导孔的相对纵向端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包括:一第一冲击吸收部和一第二冲击吸收部,其中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从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并朝向所述伸缩引导孔的一纵向端,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突出并朝向所述伸缩引导孔的相对另一纵向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包括:一对第一突起和一对第二突起,其中所述第一突起设置为从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突出,所述第二突起设置为从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内凹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与所述第一突起之间的连接部以及在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与所述第二突起之间的连接部,并且所述内凹圆形地向内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在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一斜面上突出以圆周地面对面,用以吸收一冲击,同时当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伸缩引导孔相接触时所述第一突起收缩;所述第二突起在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一斜面上突出以圆周地面对面,用以吸收一冲击,同时当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伸缩引导孔相接触时所述第二突起收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从连接至所述内凹的尾端的内表面突出,使得当所述冲击吸收组件与所述伸缩引导孔接触时,所述支撑部被所述第一冲击吸收部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所支撑,同时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向内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组件具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设置在所述调整螺栓所插入的所述螺栓插入孔与所述伸缩冲击吸收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冲击吸收部包括:一第三冲击吸收部和一第四冲击吸收部,其中所述第三冲击吸收部从所述冲击吸收组件的外周围表面突出并朝向所述倾斜引导孔的一纵向端,所述第四冲击吸收部突出并朝向所述倾斜引导孔的相对另一纵向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冲击吸收部包括:一对第三突起和一对第四突起,其中,所述第三突起设置为从所述第三冲击吸收部的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突出,所述第四突起设置为从所述第四冲击吸收部的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内凹设置在所述第三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与所述第三突起之间的连接部以及在所述第四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相对两侧与所述第四突起之间的连接部,并且所述内凹圆形地向内凹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突起在所述第三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一斜面上突出以圆周地面对面,用以吸收一冲击,同时当所述第三突起与所述倾斜引导孔相接触时所述第三突起收缩;所述第四突起在所述第四冲击吸收部的一外周围表面的一斜面上突出以圆周地面对面,用以吸收一冲击,同时当所述第四突起与所述倾斜引导孔相接触时所述第四突起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万都,未经株式会社万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0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