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设定健身休息时间的方法、系统及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42114.2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满迎;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设定 健身 休息 时间 方法 系统 智能 穿戴 设备 | ||
1.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动态设定健身休息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当用户从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启动定时器对用户的休息时间进行计时;
B、在计时结束后,判断用户当前的心率值是否高于心率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D;
C、持续检测用户的心率值,一直到用户的心率值低于心率阈值,执行步骤D;
D、发出休息结束的提示;
所述步骤A还包括:
A1、根据预先设定的练习动作,判断用户当前发出的运动动作是否与所述练习动作相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判断,否则执行步骤A2;
A2、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静止状态或者慢走状态,若是,则判定用户从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否则判断用户依然处于运动状态;
在步骤A1之前还包括:预先将用户所要做的动作练习产生的加速度规律数据保存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内存中;
当对用户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时,则将获取到的用户当前运动产生的数据与保存在内存中的加速度规律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说明用户处于预先设定的练习动作之中;
A3、启动定时器后,设定计时时间,所述计时时间为前N次用户休息时间的最少时间值,或者由用户首先自定义设置一个最少休息时间,在以后的使用中,该计时时间根据前几次休息时间来调整;
发出休息结束的同时,根据本次的休息时间对下一次的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进行优化调整,其中,选择前N次的休息时间的平均值作为下一次的定时器的计时时间,或者选择前N次的休息时间中最少休息时间为下一次定时器的计时时间;
通过对每次的休息时间进行分析,得到用户每次锻炼的项目是否超出身体素质水平,本次锻炼是否能达到预定的健身效果,在进行下一次的定时器时间调整时,将休息时间超出一定范围的数据删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动态设定健身休息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心率阈值的设置范围为:(220-Y)×60%-(220-Y)×65%,所述Y为用户的年龄;或者心率阈值的设置范围为120-130次/分钟。
3.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动态设定健身休息时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休息计时模块,用于当用户从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启动定时器对用户的休息时间进行计时;
心率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计时结束后,判断用户当前的心率值是否高于心率阈值;
持续检测模块,用于当判断出用户当前的心率值高于心率阈值时,则持续检测用户的心率值,一直到用户的心率值低于心率阈值;
休息结束提示模块,用于当用户的心率值低于心率阈值时,则发出休息结束的提示;
所述休息计时模块包括:
动作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练习动作,判断用户当前发出的运动动作是否与所述练习动作相一致;
状态判定单元,用于当用户当前发出的运动动作与所述练习动作不一致时,则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静止状态或者慢走状态,若是,则判定用户从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否则判断用户依然处于运动状态;
预先将用户所要做的动作练习产生的加速度规律数据保存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内存中;当对用户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时,则将获取到的用户当前运动产生的数据与保存在内存中的加速度规律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说明用户处于预先设定的练习动作之中;
所述休息计时模块包括:计时更新单元,用于启动定时器后,设定计时时间;
所述计时时间为前N次用户休息时间的最少时间值,或者由用户首先自定义设置一个最少休息时间,在以后的使用中,该计时时间根据前几次休息时间来调整;
发出休息结束的同时,根据本次的休息时间对下一次的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进行优化调整,其中,选择前N次的休息时间的平均值作为下一次的定时器的计时时间,或者选择前N次的休息时间中最少休息时间为下一次定时器的计时时间;
通过对每次的休息时间进行分析,得到用户每次锻炼的项目是否超出身体素质水平,本次锻炼是否能达到预定的健身效果,在进行下一次的定时器时间调整时,将休息时间超出一定范围的数据删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1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