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布纳米Cu粒子的有序介孔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2968.0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玉;梁华根;刘玲;曹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2 | 分类号: | B01J23/72;C07C68/00;C07C69/96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王传林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cu 粒子 有序 介孔碳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的多相催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嵌布纳米Cu粒子的 有序介孔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绿色化学品,被誉为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在众多合成DMC的方法中,以CO,O2和甲醇为原料的氧化羰基化路线在热力学上十分有利, 而且原子利用率高达80%,是最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合成路线之一。用于该反应的活性碳负 载氯化铜催化剂(CuCl2/AC)和Wacker型催化剂(CuCl2-PdCl2/AC)存在氯离子在反应过程中 流失造成的催化剂失活和设备腐蚀问题,虽然添加助剂或改进制备方法可以提高催化活性 并改善稳定性,但是催化剂的失活问题未能根本解决。
活性炭AC化学性质稳定、比表面积大并且电子传导性好,是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 优良的催化剂载体。近年来,采用非氯铜盐为铜源从源头上避免Cl离子的引入造成的催化 剂失活等问题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李忠等人将Cu(CH3COO)2浸渍在AC上,直接热解获得了 Cu2O/AC催化剂,催化活性良好。对AC表面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能够影响Cu(CH3COO)2的分散 和热解过程,导致催化剂表面分散铜物种(Cu/Cu+/Cu2+)的晶粒大小和价态的变化,进而影 响催化活性。采用水合肼化学还原法制备AC负载铜基催化剂,水合肼加入量会影响Cu物 种价态,当水合肼/硝酸铜物质的摩尔比为0.75时,AC表面以Cu2O为主,催化活性较高。 采用AC负载碱式硝酸铜,通过严格调控热处理条件可分别获得CuO/AC,Cu2O/AC和Cu0/AC催 化剂,催化活性大小的顺序为CuO<Cu2O<Cu0。以硝酸铜和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经过溶胶-凝胶 化、高温碳化和KOH活化可制备Cu0/AC催化剂,当碳化、活化温度分别为500℃和850℃, KOH:C=1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1690m2/g,微孔孔容率为72.4%,催化活性最高。
虽然AC负载的无氯铜基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氧化羰基化反应活性,但是该类催化 剂仍然存在催化活性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下降的问题。对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显示,Cu0/AC 催化剂在反应95h内,DMC时空收率的失活率为0.64%/h,新鲜催化剂表面Cu颗粒大小不均, 约在300~900nm之间,反应后的Cu2O颗粒有明显团聚现象,粒径增加到1000nm以上。郑华 艳等的研究认为Cu0/AC催化剂中的单质Cu吸附反应气氛中的O2转化为Cu2O,随着反应的进 行,Cu2O晶粒长大,发生了明显的团聚现象,导致催化活性降低。因此,亟需一种不易在反应 过程中发生迁移和团聚,用于常压连续固定床气相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 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催化剂,即一种嵌布纳米Cu粒子的有序介孔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布纳米Cu粒子的有序介孔碳催化 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催化剂催化活性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下降的问题,本 发明制备的无氯铜基催化剂为纳米级,5~25nm的铜粒子镶嵌布在有序介孔碳的孔道和表面 中,分散性好,不易在反应过程中发生迁移和团聚,用于常压连续固定床气相甲醇氧化羰基 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活性高,稳定性好。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嵌布纳米Cu粒子的有序介孔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嵌布纳米Cu粒子的有序介 孔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模板剂介孔氧化硅材料SBA-15灌糖-翻模;步骤二:碳 化和步骤三:除硅。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模板剂介孔氧化硅材料SBA-15灌糖-翻模过程的步骤为:
A1,浸渍:将模板剂SBA-15加入到铜盐、蔗糖和浓硫酸的混合水溶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2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