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RAF V600E基因的检测引物组、其构成的反应体系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44763.6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5463087A 公开(公告)日: 2016-04-06
发明(设计)人: 张井存;汪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晋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代理人: 郭官厚
地址: 100039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braf v600e 基因 检测 引物 构成 反应 体系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RAFV600E基因的检测引物组、其 构成的反应体系及应用。

背景技术

BRAF全称为鼠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是RAF家族的成员之一,定位于人染 色体7q34,是一种原癌基因,其编码产物是一个94KDa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 B-raf主要存在于睾丸组织和神经组织,是RAS/RAF/MEK/ERK/MAPK通路中重要的转导因子, 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调往等重要的细胞事件。B-raf由78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功能 的活化依赖于特点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其中位于CR3区的T598和S601的磷酸化对 于B-raf蛋白的激活至关重要,只有当这两个位点均磷酸化后,B-raf才能被完全激活。在多 种人类的恶性肿瘤中,如恶性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及肝癌中,均存在不同比 例的BRAF突变,其中尤以V600E(c.1799T>A)突变最为常见,约占所有突变比例的86%。 V600E突变能够模拟T598和S601两个位点的磷酸化作用,使B-raf处于持续活化的状态。由 于B-raf是位于K-ras下游级联信号通路上的一个重要蛋白,因此当B-raf发生突变后,其编 码产物无需接受K-ras的活化信号便处于激活状态,使得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 抗的治疗效果减弱甚至无效。同时,一种威罗菲尼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V600E突变阳性的 不可手术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由于肿瘤存在异质性,而且取样标本中往往混入大量的 正常组织,再加上石蜡标本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有限,因此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可的假阴 性。目前用于检测BRAF基因突变的方法主要有Sanger测序法、焦磷酸测序法和荧光定量PCR 法,它们的灵敏度依次升高。测序法耗时长,操作繁琐,灵敏度低,且依赖非常昂贵的进口设 备,不易于大规模推广;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较好,但同样依赖昂贵的检测设备和探针,因 此检测费用一直居高不下,然而患者的检测又势在必行,因此亟需我们开发一种既快速灵 敏又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

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技术是日本科学家于2000年提出的一种等温扩增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引物,在链置换DNA聚合酶(BstDNA polymerase)的作用下进行恒温扩增,仅需15-90分钟即可产生109-1010数量级的产物。具有 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结果易于判定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BRAFV600E基因的检测引物组、其构 成的反应体系及应用,所述检测体系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为达到此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BRAF基因的检测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引物组 如下:

正向外侧引物F3:SEQIDNO:1;

反向外侧引物B3:SEQIDNO:2;

正向内侧引物FIP:SEQIDNO:3;

反向内侧引物BIP:SEQIDNO:4。

所述检测引物组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正向外侧引物F3:SEQIDNO:1:TGCTCTGATAGGAAAATGAGA;

反向外侧引物B3:SEQIDNO:2:GGCCAAAAATTTAATCAGTGG;

正向内侧引物FIP:SEQIDNO:3: CTATGTAGCTAGACCAAAATCACCTGTTTTCCTTTACTTACTACACCT;

反向内侧引物BIP:SEQIDNO:4: AATCTCGATGGAGTGGGTCCAAAATAGCCTCAATTCTTACCAT。

本发明中,外侧引物记为正向外侧引物F3和反向外侧引物B3,内侧引物记为正向 内侧引物FIP和反向内侧引物BIP,其中FIP包含了F1c和F2,BIP包含了B1c和B2,上述引物均 由在线软件PrimerExplorerV4设计。本发明在普通LAMP的基础上,以特异性要求最严格的 F1c的5’端引入特异引物,为进一步加强引物的特异性,通过在F1c的5’端第三位引进额外 突变,进一步降低非特异性扩增的可能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晋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晋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4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