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氯丁二烯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4879.X | 申请日: | 2015-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方邢有;邵秋荣;段兵;李菊;郑冰;丁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丁二烯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质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食品接触材料或高分子 材料中的六氯丁二烯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六氯丁二烯,别名六氯-1,3-丁二烯,是一种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或乙醚 的无色液体,其能与多种树脂和塑料混用,用作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许多 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溶剂。当人体吸入、摄入或以皮肤吸收后会产生中毒病 症,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如吸入此物质后可引 起咽喉、支气管炎症、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而接触后则可出现烧 灼感、咳嗽、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2013年10月22日联合国的一个专家委员会提出建议,要求将对人类和 动物健康以及环境有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六氯丁二烯,列入《关于持 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限制和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名单中,EU No.519/2012法规修改了欧盟关于限制六氯丁二烯的指令,扩大其限制范围, 涉及生产和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而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中国卫 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并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对生活饮用水 中的六氯丁二烯明确提出了限量要求为0.0006mg/L。
然而,目前关于食品接触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中六氯丁二烯含量检测的研 究却仍处于空白阶段,因此,为了帮助我国食品包装出口和食品出口企业应 对国外技术壁垒,树立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我们急需加强对食品接触材料 或高分子材料中六氯丁二烯检测方法的研究,开发出简单、快速、高效的检 测方法,为日常的检验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步骤简单、高效 快速、检测结果准确,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或高分子材料的六氯丁二烯含量 的测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六氯丁二烯含量的测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以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
S2、精确称取2.0g样品并置于带塞的锥形瓶中;
S3、将25mL提取溶剂置于锥形瓶中,通过超声波提取法或索氏提取法收 集滤液并旋蒸近干;
S4、利用提取溶剂将旋蒸近干后的滤液定容至2mL,再用孔径为0.45m 的滤膜对定容后的滤液进行过滤,而后形成二次滤液;
S5、用二次滤液对气相色谱-质谱装置进行供样,并最终得出样品中六氯 丁二烯的含量;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装置的条件为:
进样口温度为:190℃-300℃;
升温速度为:以40℃为起始温度,以8-15℃/min升温至进样口温度;
进样流速为:0.8-1.5mL/min。
优选地,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装置的条件为:
进样口温度为:230℃;
升温速度为:以40℃为起始温度,以10℃/min升温至进样口温度;
进样流速为:1.2mL/min。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通过索氏提取法收集滤液,提取时间为1h。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通过超声波提取法收集滤液,提取时间为 30min。
优选地,利用提取溶剂并通过超声波提取法或索氏提取法对在步骤S2和 S3中所形成的滤干物进行一次提取后形成三次滤液,用三次滤液和二次滤液 同时向气相色谱-质谱装置供样。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可对食品接触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中的六 氯丁二烯的含量进行精确、高效的检测测定,从而为日常的检验监管工作提 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二氯甲烷连续四次对六氯丁二烯进行提取时提 取效率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 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六氯丁二烯含量的测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以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依据六氯丁二烯不溶于水、但溶于甲醇 或乙醚等有机溶剂,分别考察甲醇、石油醚、丙酮和二氯甲烷对六氯丁二烯 的提取能力,以PE料的阳性样品为测试样,提取的结果如下表表一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4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辨别果汁真实性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PM2.5中砷的分离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