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1636.9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幸海;汪乔;董卫莉;李正名;刘艾林;孙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56 | 分类号: | C07D277/56;A01N43/78;A01P1/00;A01P3/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噻唑 羧酰胺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羧酰胺衍生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 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现如今,无论是在农药化学、医疗化学、高分子化学、配位化学,还是在工业化学领 域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都是一重要方向。含噻唑环的羧酰胺类化合物往往显示广泛和多 样的活性。在新药研发中羧酰胺衍生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羧酰胺衍生物表现出优良 的生物活性,例如,除抗菌活性和抗癌活性。
本发明基于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含噻唑环的羧酰胺衍 生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含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与应用。
所述的一种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I)所示:
(I)
其中:X为F或Cl;R1为甲基、三氟甲基或Cl;R2为Cl或H;R3为H、Br或Cl。
所述的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DMF中,草酰氯和苯甲酸在氨水存在下斥得到如式VI-1所示的化合物VI-1苯酰胺;
2)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将步骤1)得到的化合物VI-1与劳森试剂在氮气的保护下反应, 得到如式VI-2所示的化合物VI-2硫代苯甲酰胺;
3)在四氯化碳溶剂中,三氟乙酰乙酸乙酯与磺酰氯反应,得到如式VI-3所示的化合物 VI-3氯代三氟乙酰乙酸乙酯;
4)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将步骤2)得到的化合物VI-2与步骤3)得到的化合物VI-3反应, 得到如式VI-4所示的化合物VI-4噻唑乙酯;
5)在步骤4)得到的化合物VI-4与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反应后 加入稀盐酸,得到如式VI-5所示的化合物VI-5噻唑酸;
6)将步骤5)得到的化合物VI-5与草酰氯、DMF反应得到酰氯,而后加入取代苯胺以及缚 酸剂吡啶,获得式(I)所示的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
制备过程如下所示:
所述的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草酰氯、苯甲 酸与氨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0.4:1.5~2.0。
所述的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化合物VI-1 与劳森试剂物的质的量之比为1:0.8~1.2。
所述的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三氟乙酰乙 酸乙酯与磺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3。
所述的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化合物VI-2 与化合物VI-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9~1.1。
所述的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化合物VI- 4,氢氧化钠与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3:1.3~1.5。
所述的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化合物VI- 5,取代苯胺与吡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3:0.9~1.1。
所述的含有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在防治黄瓜灰霉病、黄瓜菌核病和黄瓜细菌性 角斑病的应用。
所述的含噻唑环的羧酰胺类化合物制备抗癌药物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噻唑环的 羧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原料简单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后处理方便,产品收 率高,而且该化合物为具有杀菌活性,针对黄瓜灰霉病、黄瓜菌核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 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新农药的研发提供了基础,同时该该化合物为具有抗癌活性,为 抗癌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 此:
本发明的含噻唑环的羧酰胺衍生物(I)可以如下方法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1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