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脲化合物的用于封装薄膜的共交联剂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1656.6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D.乌尔布里希特;M.海因;F.克莱夫;S.绍霍夫;J.奥莱马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K5/3492;C08K5/21;C08K5/5425;C08K5/14;C08K5/3445;H01L31/04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维升;林森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化合物 用于 封装 薄膜 交联剂 体系 | ||
本发明涉及包含脲化合物的用于封装薄膜的共交联剂体系。本发明涉及第一组合物(A),其包含(i)至少一种选自异氰脲酸三烯丙酯、氰脲酸三烯丙酯的化合物(I),其中化合物(I)优选是异氰脲酸三烯丙酯,和(ii)至少一种脲化合物。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第二组合物(B),其包含第一组合物(A)和至少一种聚烯烃共聚物。最后,本发明涉及组合物(B)用于制造用于封装电子器件,尤其是太阳能电池的薄膜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一组合物(A),其包含(i)至少一种选自异氰脲酸三烯丙酯、氰脲酸三烯丙酯的化合物(I),其中化合物(I)优选是异氰脲酸三烯丙酯,和(ii)至少一种脲化合物。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第二组合物(B),其包含第一组合物(A)和至少一种聚烯烃共聚物。最后,本发明涉及组合物(B)用于制造用于封装电子器件,尤其是太阳能电池的薄膜的用途。
背景技术
光伏模块(光伏 = “PV”)通常由焊接到保护薄膜的两个子层中的对称布置的硅电池子层构成。这种保护薄膜本身又通过其背面上的“背板”和其正面上的“前板”稳定化。背板和前板可以是合适的塑料薄膜,也可以由玻璃构成。封装材料的功能基本是保护PV模块免受气候影响和机械负荷,因此各种封装材料的机械稳定性是重要的性质。此外,良好的封装材料具有快速固化速度、高的凝胶含量、高透射、小的温度诱发和热诱发变色的倾向和高粘附(即小的UV诱发的脱层倾向)。
现有技术(例如WO 2008/036708 A2)中为此目的描述的封装材料通常基于例如硅酮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离子交联聚合物、聚烯烃薄膜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之类的材料。
用于制造此类封装薄膜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EP 1 164 167 A1)。在这些方法中,交联剂与聚烯烃共聚物(和可能的其它添加剂)一起在例如挤出机中均匀混合,然后挤出成为薄膜。EP 1 164 167 A1中描述的方法涉及基于EVA的封装薄膜,但也可用于由其它材料,例如上文提到的那些材料制成的薄膜。
硅电池的封装通常在真空层压炉中进行(EP 2 457 728 A1)。为此,准备PV模块的层结构并首先在层压炉(由被膜隔开的两个室构成)中缓慢加热。这使聚烯烃共聚物(例如EVA)软化。同时将该炉抽真空以除去层之间的空气。这一步骤最关键并花费4至6分钟。随后,经由第二室破坏真空,并通过施加压力将该模块的层互相焊接。同时继续加热直至交联温度,由此然后在该最终步骤中发生该薄膜的交联。
在制造用于太阳能模块的封装薄膜中的标准做法正是使用EVA。但是,EVA也具有比例如聚烯烃薄膜更低的比体积电阻(spezifischer elektrischerDurchgangswiderstand)ρ。这导致使用EVA薄膜作为封装材料的吸引力较低,因为尤其需要具有高的比体积电阻ρ的封装材料。
这是因为在PV模块的情况下,所谓的“PID”效应(PID = 电势诱导衰减)目前是主要品质问题。术语“PID”被理解为是指在PV模块内由所谓的“漏泄电流”造成的电压相关的性能衰减。
除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外,破坏性漏泄电流的成因是各个PV模块相对于地电位的电压水平 – 在大多数未接地PV系统的情况下,PV模块受到正或负电压。PID通常在相对于地电位的负电压下发生并经由高的系统电压、高温和高空气湿度加速。因此,钠离子从PV模块的盖板玻璃迁移到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处并在此造成破坏(“分流”),这可造成性能损失或甚至造成PV模块的完全损失。
通过提高封装薄膜的比体积电阻ρ,可以明显降低发生PID效应的风险。
比体积电阻ρ或电阻率(“体积电阻率”,在下文也缩写为“VR”)是依赖于温度的材料常数。其用于计算均质电导体的电阻。根据本发明借助ASTM-D257测定比体积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运营有限公司,未经赢创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1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