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种碳材料掺杂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5356.5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9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钟正祥;张炫烽;马震宇;温泉;徐慧芳;姜波;黄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83/07 | 分类号: | C09J183/07;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硅胶粘剂 硅橡胶 制备 炔醇类抑制剂 短切碳纤维 碳纳米管 有机溶剂 高导热 硅油 硅烷类偶联剂 表面活性剂 导热填料 碳材料 混炼 碳粉 掺杂 硅烷偶联剂 三辊研磨机 胶粘剂 步骤三制 导热系数 化学接枝 开炼机 称取 混入 | ||
1.多种碳材料掺杂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其特征在于该胶粘剂按重量份数包括150~250份硅橡胶、50~150份硅油、30~50份碳粉、15~20份短切碳纤维、6~16份碳纳米管、60~90份表面活性剂、8~11份硅烷类偶联剂、2~4份炔醇类抑制剂和50~80份有机溶剂;
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其中乙烯基含量为0.01%~3%;
所述硅油为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乙烯基硅油中乙烯基含量为0.01%~3%,含氢硅油中含氢量为0.05%~1.8%;
所述碳粉的尺寸为1~20μm,所述短切碳纤维的尺寸为3~10mm;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炔醇类抑制剂为乙炔醇、丙炔醇、乙炔基环己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有机溶剂为正己烷或石油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碳材料掺杂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类偶联剂为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碳材料掺杂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按重量份数称取150~250份硅橡胶、50~150份硅油、30~50份碳粉、15~20份短切碳纤维、6~16份碳纳米管、60~90份表面活性剂、8~11份硅烷类偶联剂、2~4份炔醇类抑制剂和50~80份有机溶剂;
二、将碳纳米管化学接枝到短切碳纤维:首先用混酸溶液对碳纳米管和短切碳纤维进行酸处理4~16h;将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及短切碳纤维酰氯化处理24~72h;再将酰氯化的碳纳米管进行胺功能化处理48~72h;在60~80℃条件下,将胺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和酰氯化的短切碳纤维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反应24~72h,得到碳纳米管接枝短切碳纤维导热填料;
三、导热填料的表面处理: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表面活性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1~3):100,得到200mL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碳粉和步骤二所得碳纳米管接枝短切碳纤维导热填料,搅拌0.5~2小时后再超声处理30~60分钟,得到导热填料的悬浮液,再经过滤、干燥得到表面活性剂处理的导热填料;
四、将硅橡胶、硅油通过开炼机混炼均匀后,再经三辊研磨机加入步骤三制得的导热填料,混炼均匀,然后混入硅烷偶联剂、炔醇类抑制剂及有机溶剂,即得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种碳材料掺杂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混酸溶液由浓硝酸和浓硫酸按体积比(0.3~3):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53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