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花肾茶的分子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5841.2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勇;李戈;王艳芳;唐玲;李荣英;马小军;张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666100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花 分子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花肾茶的分子鉴定方法。本发明通过筛选出SRAP引物组合,增强了鉴别近似品种肾茶的能力,经过近似品种扩增比较证明引物能有效区分不同的肾茶品种,可以对肾茶品种的分子鉴定。同时,本发明通过对肾茶遗传物质的直接鉴定,大大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本发明使肾茶品种的鉴定在DNA水平上进行,避免了表现鉴定等间接鉴定方法所可能带来的误差,有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的特点,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花肾茶的分子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是唇形科肾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雄蕊细长,酷似猫的胡须,又名猫须草。肾茶是东南亚地区十分常用的草药,我国很早便有引种,目前在我国福建、香港、海南、广东、台湾、云南、广西、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肾茶具有明显的药用保健功能,肾茶具有利尿、排石、抗菌、消炎、健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提高免疫力等医疗保健作用。市场上已经有其提取物作为治疗慢性肾炎、利尿、排毒的保健品。由于疗效明显、毒副作用低,肾茶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肾茶根据其花色大致可以分为白花肾茶和紫花肾茶两个类型,栽培过程中发现,总体上白花肾茶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于紫花肾茶,而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发现,紫花肾茶的一些特征性化合物含量高于白花肾茶。目前作为药用的常用类型主要为白花肾茶。
肾茶主要依据其叶片形状、花色等特征分为白花肾茶和紫花肾茶两个类型。虽然依据形态特征判断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但是肾茶的生长发育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植株整体形态特征不稳定,另外,处于苗期或非花期,也不能从花瓣颜色来进行区分。简而言之,传统的鉴定方法(性状、显微结构及化学鉴定方法)容易受到药材生长环境、生长阶段以及产地加工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分子鉴定是指通过直接分析遗传物质的多态性来推断物种内在的遗传变异而实现药材鉴别的方法,分子信息量大,且不受外界因素和生物体发育阶段及器官组织差异的影响,准确性高,客观性强。
随着人们对肾茶的日益关注和对药材质量的重视,有必要进行肾茶的栽培种源的选择、优良品种的培育以后期药材的鉴别等工作。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类型的肾茶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肾茶鉴定主要依据表现型观察方法所存在的受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等缺陷,提供一种可靠、准确、快速的紫花肾茶的分子鉴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紫花肾茶的分子鉴定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取样及样品处理:
采用正常生长肾茶,分别将紫花肾茶和白花肾茶的新鲜幼叶放入冰盒,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储存24h,在低温条件下研磨成粉末状,将其充分混匀;
2)DNA提取及其纯度和浓度检测:
取0.2g幼叶干粉,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使用1.0%质量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所得基因组DNA的纯度进行检测,利用蛋白核酸定量测定仪检测DNA浓度;
3)引物筛选和PCR扩增:
在对紫花肾茶进行SRAP分析的PCR扩增体系优化后,选取紫花肾茶和白花肾茶进行SRAP引物筛选,筛选出引物组合CS1(正向引物序列为:TGAGTCCAAACCGGATA,反向引物序列为:GACTGCGTACGAATTTGA)和CS2(正向引物序列为:TGAGTCCAAACCGGAAT,反向引物序列为:GACTGCGTACGAATTTGC),在PCR仪上进行DNA扩增;
4)PCR扩增产物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5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