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耐热尼龙管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7021.7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0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聂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都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67/04;C08L63/00;C08L83/05;C08L51/04;C08K13/06;C08K9/04;C08K3/04;C08K3/22;C08K3/34;C08K3/36;C08K7/10;C08F28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崇鑫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耐热 尼龙 管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尼龙管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耐热尼龙管材。
背景技术
尼龙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其具有优越的机械强度、刚度、韧度、机械减震性和耐磨性,目前已逐渐代替金属和热固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中。随着汽车微型化的发展,汽车的某些零部件越来越小,配件也越来越密集,从而限制了空气的流通,这样就造成汽车产生的热量很难及时排出,势必会造成某些零部件的温度升高,这就对所用尼龙材料的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单纯的尼龙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往往需要添加改性剂对其进行改性,其中,无机材料是尼龙常用的改性剂,但是无机材料与尼龙之间的界面结合力较低,将无机材料添加到尼龙中后,往往会降低所得复合材料的强度。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耐热尼龙管材,其强度高,耐热性好,抗冲击性能优异,能满足汽车领域的使用要求,且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耐热尼龙管材,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0份、聚乳酸10-25份、环氧树脂5-15份、聚甲基氢硅氧烷10-20份、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5-15份、纳米氧化镁3-10份、改性针状硅灰石1-5份、滑石粉3-8份、纳米二氧化硅3-10份、氮化硼2-8份、超细氢氧化镁2-10份、有机纳米蒙脱土2-8份、改性石墨2-10份、硼酸镁晶须3-12份、氯化钙1-5份、润滑剂1-2.5份、硅烷偶联剂2-5份、抗氧剂1-2.5份;
其中,所述聚甲基氢硅氧烷为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所述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10-25份聚甲基氢硅氧烷、0.01-0.05份吩噻嗪和2-5份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加入30-50份甲苯中混合均匀,其中,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中氯铂酸的重量为0.0001-0.0008份,通入氮气后搅拌1-3h,升温至65-75℃后加入10-30份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5-15份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15份5,5-二甲基-2-磷杂-1,3-二恶烷-2-基烯丙基磷酸酯,在100-105℃下搅拌反应5-8h,反应结束后得到产物,将产物分离纯化后得到所述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
优选地,其原料中,尼龙6、聚乳酸、环氧树脂、聚甲基氢硅氧烷、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的重量比为100:13-22:8-13:12-18:8-13。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0份、聚乳酸18-22份、环氧树脂9-12份、聚甲基氢硅氧烷15-17份、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10-13.5份、纳米氧化镁5.8-7份、改性针状硅灰石2.8-4份、滑石粉5.8-6.3份、纳米二氧化硅6-8份、氮化硼3.5-5份、超细氢氧化镁6.3-7份、有机纳米蒙脱土5-6.5份、改性石墨5.8-6.3份、硼酸镁晶须8-11份、氯化钙3.2-4份、润滑剂1.8-2.3份、硅烷偶联剂3.2-4份、抗氧剂1.6-2.1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100份、聚乳酸20份、环氧树脂11份、聚甲基氢硅氧烷16份、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12.6份、纳米氧化镁6.3份、改性针状硅灰石3.2份、滑石粉6份、纳米二氧化硅7份、氮化硼4份、超细氢氧化镁6.8份、有机纳米蒙脱土6.2份、改性石墨6份、硼酸镁晶须10份、氯化钙3.8份、润滑剂2.1份、硅烷偶联剂3.6份、抗氧剂2份。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28-0.45。
优选地,所述聚甲基氢硅氧烷为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所述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20份聚甲基氢硅氧烷、0.03份吩噻嗪和4份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加入38份甲苯中混合均匀,其中,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中氯铂酸的重量为0.0006份,通入氮气后搅拌2.3h,升温至70℃后加入22份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12份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1份5,5-二甲基-2-磷杂-1,3-二恶烷-2-基烯丙基磷酸酯,在103℃下搅拌反应6.3h,反应结束后得到产物,将产物分离纯化后得到所述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聚乙烯蜡、壬二酸锌、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108、硅烷偶联剂KH-510、硅烷偶联剂KH-520、硅烷偶联剂KH-560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都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都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