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7633.6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猛;姜恒;王育人;蒙丹;韩金花;刘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15/095 | 分类号: | B32B15/095;B32B27/26;B32B3/24;B32B3/04;B32B33/00;B32B38/16;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化 阻尼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孔金属骨架,为网络化的多孔金属结构;
阻尼层,由固化后弹性模量在1MPa-30MPa之间的第一高分子材料构成, 所述阻尼层渗入包覆于所述多孔金属骨架;
约束层,由固化后弹性模量在70MPa-150MPa之间的第二高分子材料构 成,所述约束层渗入包覆于所述阻尼层;
所述多孔金属骨架、阻尼层、约束层三种材料构成依次包覆的网络化结 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金属为开孔泡沫铜、泡沫铝或者其他泡沫合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金属的孔径尺寸为3-6mm,所述阻尼层厚度为1-4mm。
4.一种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1)选取孔隙率为60%-90%的多孔金属作为骨架;
(2)将多孔金属骨架浸泡于5-15%的稀硫酸溶液6-15小时,再于室温 超声0.5-1小时,溶解金属表面氧化层及油污;
(3)取出多孔金属骨架,放置真空干燥箱干燥处理;
(4)选取未固化的第一高分子材料,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固化后弹性模 量在1MPa-30MPa之间,将未固化的第一高分子材料与固化剂充分搅拌混合 后渗入干燥后的多孔金属骨架,使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包覆于所述多孔金属 骨架,形成阻尼层;
(5)将包覆阻尼层的多孔金属骨架放置真空干燥箱中固化;
(6)选取未固化的第二高分子材料,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固化后弹性 模量在70MPa-150MPa之间,将未固化的第二高分子材料与固化剂充分混合 后,充入包覆了阻尼层的多孔金属骨架结构中,使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包覆 于所述阻尼层外侧,形成约束层;
(7)将包覆了阻尼层及约束层的多孔金属骨架结构放置真空干燥箱内, 反复抽取真空后固化,形成块体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金属为泡沫铝、泡沫铜或其他泡沫合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金属的孔径尺寸为3-6mm,所述阻尼层厚度为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6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