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7633.6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猛;姜恒;王育人;蒙丹;韩金花;刘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15/095 | 分类号: | B32B15/095;B32B27/26;B32B3/24;B32B3/04;B32B33/00;B32B38/16;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化 阻尼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减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化阻尼减振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在承受静载荷作用的同时,还会受到强烈动载荷 的作用,例如振动、冲击与噪声。为了降低结构对动载荷的响应幅度,避免 造成破坏问题,通常采用阻尼材料,阻尼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结构传递振动能 力,有效抑振降噪,提高结构的抗振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阻尼材料通常是高分子一类的粘弹性材料(橡胶、聚氨酯等),利用分 子内摩擦等粘滞特性实现对声波/机械振动的有效吸收。但由于高分子材料弹 性模量较低,不能够直接作为结构件承载,因此通常是在结构表面辐射一层 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形成阻尼复合结构,实现抑振降噪。
阻尼复合结构通常包括自由阻尼结构和约束阻尼结构。其中自由阻尼结 构通常是在基体表面直接铺设一层阻尼材料,当基层产生弯曲振动时,阻尼 材料随基层一起振动,在其内部会产生拉压变形,通过料的弯曲、拉伸吸收 能量。自由阻尼结构形式简单,但能量吸收率较低。
在自由阻尼结构的阻尼层外侧表面再粘贴一弹性模量较大的弹性层,便 构成约束阻尼结构。当阻尼层随基层一起产生弯曲振动而使其产生拉压变形 时,由于粘贴在外侧的弹性层的弹性模量远大于阻尼层的弹性模量,这一弹 性层将起到约束阻尼层变形的作用称为约束层。由于阻尼层与基层接触的表 面所产生的拉压变形不同于与约束层接触的表面所产生的变形,从而在阻尼 材料内部产生剪切变形。这使得约束阻尼结构能量耗散效率显著高于自由阻 尼。但由于现有的约束阻尼结构复杂,施工工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应用受 限。
因此,如何制备出新型的阻尼减振复合材料,使约束阻尼结构构成简单, 获得更广泛的应用,成为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使约束阻尼结构构成简单,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 包括:
多孔金属骨架,为网络化的多孔金属结构;
阻尼层,由固化后弹性模量在1MPa-30MPa之间的第一高分子材料构成, 所述阻尼层渗入包覆于所述多孔金属骨架;
约束层,由固化后弹性模量在70MPa-150MPa之间的第二高分子材料构 成,所述约束层渗入包覆于所述阻尼层;
所述多孔金属骨架、阻尼层、约束层三种材料构成依次包覆的网络化结 构。
优选的,所述多孔金属为开孔泡沫铜、泡沫铝或者其他泡沫合金。
优选的,所述多孔金属的孔径尺寸为3-6mm,所述阻尼层厚度为1-4mm。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化阻尼减振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孔隙率为60%-90%的多孔金属作为骨架;
(2)将多孔金属骨架浸泡于5-15%的稀硫酸溶液6-15小时,再于室温 超声0.5-1小时,溶解金属表面氧化层及油污;
(3)取出多孔金属骨架,放置真空干燥箱干燥处理;
(4)选取未固化的第一高分子材料,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固化后弹性模 量在1MPa-30MPa之间,将未固化的第一高分子材料与固化剂充分搅拌混合 后渗入干燥后的多孔金属骨架,使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包覆于所述多孔金属 骨架,形成阻尼层;
(5)将包覆阻尼层的多孔金属骨架放置真空干燥箱中固化;
(6)选取未固化的第二高分子材料,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固化后弹性 模量在70MPa-150MPa之间,将未固化的第二高分子材料与固化剂充分混合 后,充入包覆了阻尼层的多孔金属骨架结构中,使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包覆 于所述阻尼层外侧,形成约束层;
(7)将包覆了阻尼层及约束层的多孔金属骨架结构放置真空干燥箱内, 反复抽取真空后固化,形成块体材料。
优选的,所述多孔金属为泡沫铝、泡沫铜或其他泡沫合金。
优选的,所述多孔金属的孔径尺寸为3-6mm,所述阻尼层厚度为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7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