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3439.9 | 申请日: | 201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东;马翠;韩雨;王晓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质单元 人工湿地基质 装填 集成化 水流方向 锲形结构 铺设 滑轮 串并联组合 人工湿地 上小下大 依次设置 进水端 下表面 并联 两组 串联 挤压 平行 移动 | ||
1.一种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所述人工湿地由若干个模块通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组合的方式组成,模块一(1)位于进水端,每个模块包括立方体的框架(12),框架(12)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基质单元一(3)、基质单元二(4)和基质单元三(5),基质单元一(3)和基质单元三(5)的结构相同,均为上小下大的锲形结构,基质单元二(4)为上大下小的锲形结构,卡在基质单元一(3)和基质单元三(5)之间,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模块内部的下表面上平行于水流方向一侧设置两组滑轮(10),基质单元一(3)和基质单元三(5)分别设置在一组滑轮(10)上,使基质单元一(3)与基质单元三(5)在分别受到向左、向右的挤压时,向左、向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0)的最顶点低于模块进水端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单元一(3)、基质单元二(4)和基质单元三(5)自下而上均依次为填料块一(6)、填料块二(7)、填料块三(8)和填料块四(9),每个基质单元最上方均设置有拉环一(11),填料块一(6)、填料块二(7)、填料块三(8)和填料块四(9)中的填料粒径依次减小,各填料块上有独立的拉环二(16),直接提拉基质单元的拉环将基质单元整体取出,或逐步提拉填料块的拉环,取出填料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换基质单元时,先更换基质单元二(4)或者基质单元二(4)中的填料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换基质单元时,将基质单元一(3)与基质单元三(5)先分别放在滑轮(10)上,再将基质单元二(4)插入基质单元一(3)与基质单元三(5)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基质单元二(4)向下移动,并分别施加给基质单元一(3)与基质单元三(5)向左与向右的作用力,基质单元一(3)与基质单元三(5)在滑轮(10)的作用下,分别向左、向右微移,直至锲形基质单元二(4)完全插入基质单元一(3)与基质单元三(5)之间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流方向上的相连两个模块之间以锁扣(14)连接,现场安装时,将相邻模块布设好,扳动锁扣(14)将相邻模块连接,整体转移人工湿地时,扳开锁扣(14)断开相邻模块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单元一(3)与基质单元三(5)的结构宽度与模块进水以及出水端断面宽度一致,其结构高度与模块进水以及出水端断面高度一致,基质单元一(3)与基质单元三(5)的上表面长度为底面长度的一半,所述基质单元二(4)的表面长度为底面长度的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装填基质单元时,先将基质单元的框体(17)放入模块中相应位置,再往框体(17)内放填料块;或者将装填完填料块的基质单元直接放入模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34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域生态修复的复合生物操纵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厌氧反应器气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