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全轮驱动车辆的旋转联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1711.8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L·A·普瑞彻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52 | 分类号: | F16D13/52;F16D13/74;B60K17/35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驱动 车辆 旋转 联接器 | ||
一种用于全轮驱动车辆的旋转联接器(200)包括:壳体(210)、输入部分(212)、输出部分(214)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10)的离合器区域(222)内的离合器(220),所述离合器(220)在接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可移动以改变从所述输入部分(212)至所述输出部分(214)所传送的扭矩量。流体贮存器(260)限定在壳体(210)中。润滑阀(250)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用于控制从流体贮存器(260)至壳体(210)的离合器区域(222)的流体的供给。致动器(238)连接至离合器(220)以使所述离合器(220)在所述接合位置与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连接至润滑阀(250)以使所述润滑阀(250)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2015年1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100,123的权益。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全轮驱动动力传动系统允许将驱动动力传递至车辆的全部四个车轮。通过将驱动动力传递至车辆的全部四个车轮,从而可在路面状况不良时提高车辆性能。作为示例,当下雨或下雪导致路面湿滑时,以及当路面本身质量很差时(比如泥土或砂砾路面),全轮驱动系统能提高车辆性能。
在带横向安装的前发动机布置的全轮驱动车辆中,变速驱动桥通常用来提供所需的传动比以及通过前差速器和前轴来将驱动动力分配至左前轮和右前轮。动力传递单元从前轴接收驱动动力并通过驱动轴、后差速器和后轴将驱动动力传递至车辆的后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旋转联接器设置来使到达后轮的动力传递连接和断开,和/或当动力没有供给到后轮时防止传动系部件(比如驱动轴)的旋转。一些旋转联接器还能够改变提供至车辆后轮的扭矩量。
旋转联接器的一种设计使用液压离合器以连接和断开在输入部分与输出部分之间的扭矩传递。术语“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是为方便起见而使用,并且并不是意图暗指扭矩总是施加在输入部分,因为这可以基于车辆构造和其操作环境而改变。当离合器接合来在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传递扭矩时,所述离合器内的液压流体用来润滑和冷却离合器组件。然而,当离合器分离时,离合器组件内的液压流体的存在会导致离合器的非期望的部分接合,从而导致附加损失。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全轮驱动车辆的旋转联接器包括:壳体、输入部分、输出部分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离合器区域内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在接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可移动以改变从所述输入部分传递至所述输出部分的扭矩量。流体贮存器限定在所述壳体中。润滑阀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用于控制从所述流体贮存器到所述壳体的离合器区域的流体的供给。致动器连接到所述离合器以使所述离合器在接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连接到润滑阀以使所述润滑阀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一种用于全轮驱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传动器、至少第一车轮,以及旋转联接器(200),所述旋转联接器(200)可操作来选择性地将驱动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车轮。所述旋转联接器包括:壳体、输入部分、输出部分(214)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10)的离合器区域(222)内的离合器(220),所述离合器在接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可移动以改变从所述输入部分(212)传递至所述输出部分(214)的扭矩量。所述旋转联接器还包括:流体贮存器,其限定在所述壳体内;以及润滑阀,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用于控制从所述流体贮存器到所述壳体的离合器区域的流体的供给。所述旋转联接器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连接到所述离合器以使所述离合器在所述接合位置与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连接到所述润滑阀以使所述润滑阀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的说明参照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贯穿若干视图的相同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用于包括旋转联接器的全轮驱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旋转联接器的正视图;
图3是旋转联接器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公司,未经博格华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1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架构缓冲分离支架装置
- 下一篇:直线运动机构径向力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