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及人体或物品检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6354.4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8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赵自然;乔灵博;吴万龙;沈宗俊;王子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G01S13/88;G01S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启程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导轨装置 收发模块 待测对象 移动 成像设备 全息扫描 扫描轨迹 物品检查 滑移 三维 扫描 驱动装置 驱动 | ||
1.一种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包括:
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第一毫米波信号的第一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和与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关联的第一毫米波收发机;
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第二毫米波信号的第二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和与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关联的第二毫米波收发机;
第一导轨装置,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以能够滑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导轨装置从而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装置以第一扫描轨迹移动以对待测对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进行扫描;
第二导轨装置,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以能够滑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导轨装置从而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轨装置以第二扫描轨迹移动以对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三侧和第四侧进行扫描,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三侧与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一侧相对,所述待测对象的第四侧与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二侧相对;和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沿着所述第一导轨装置移动和驱动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沿着所述第二导轨装置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装置至少沿待测对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延伸,所述第二导轨装置至少沿待测对象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延伸,且第一导轨装置和第二导轨装置设置成L形轨道或者由矩形轨道的一部分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轨迹和第二扫描轨迹均为L形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扫描方向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扫描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均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扫描方向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扫描方向彼此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轨迹和第二扫描轨迹组合形成围绕待测对象的封闭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装置和第二导轨装置之间设有供待测对象进出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一个或更多个驱动轮;
一条或多条传动带索,所述传动带索与所述驱动轮啮合以在驱动轮的驱动下移动;以及
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连接并安装于同一条传动带索或分别安装于不同的传动带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围待测对象在检测时所处的检测区域,所述壳体在所述检测区域的相对的两侧处设有第一门装置和第二门装置,在第一门装置和第二门装置之间设有供待测对象进入和离开检测区域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装置和第二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滑动门板,所述滑动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滑动门板驱动装置,其能够驱动所述滑动门板滑动,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进行扫描之前和完成扫描之后打开所述通道并在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进行扫描时封闭所述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3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虚拟波束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