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及人体或物品检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6354.4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8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赵自然;乔灵博;吴万龙;沈宗俊;王子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G01S13/88;G01S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启程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导轨装置 收发模块 待测对象 移动 成像设备 全息扫描 扫描轨迹 物品检查 滑移 三维 扫描 驱动装置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及人体或物品检查方法。该设备包括: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第一导轨装置,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以能够滑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导轨装置从而能够沿着第一导轨装置以第一扫描轨迹移动以对待测对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进行扫描;第二导轨装置,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以能够滑移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导轨装置从而能够沿着第二导轨装置以第二扫描轨迹移动以对待测对象的第三侧和第四侧进行扫描,待测对象的第三侧与待测对象的第一侧相对,待测对象的第四侧与待测对象的第二侧相对;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沿着第一导轨装置移动和驱动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沿着第二导轨装置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及一种利用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对人体或物品进行检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实现快速有效的人体安全检查开始成为机场、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机场的人体安检主要依靠安检员手持金属探测器对乘客进行全身扫描,该方案只对金属物品有效并且无法对隐私部位进行检查。人体安检设备主要包含X射线背散射人体成像设备和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X射线背散射人体成像设备利用X射线入射到人体表面散射回来的信号进行成像,由于X射线具有致电离性,其在安全性方面易受到公众质疑。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主要包含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毫米波成像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被动式成像,良好的成像效果保证了对违禁品的高识别率,因此主动式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已经逐渐成为人体安检设备的主流发展方向。而主动式毫米波成像技术又以全息成像技术为主。
运用于人体安检的主动式毫米波三维全息成像技术中,柱面扫描成像技术运用较为广泛,但其设备占地面积大且难以对待测对象的四周进行完整的成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其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对待测对象(如人体或物品)的各个侧面进行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对人体或物品进行检查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全面、方便、快捷的检查,尤其适用于对人体或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各种应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毫米波三维全息扫描成像设备,包括:
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第一毫米波信号的第一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和与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关联的第一毫米波收发机;
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第二毫米波信号的第二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和与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关联的第二毫米波收发机;
第一导轨装置,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以能够滑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导轨装置从而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装置以第一扫描轨迹移动以对待测对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进行扫描;
第二导轨装置,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以能够滑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导轨装置从而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轨装置以第二扫描轨迹移动以对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三侧和第四侧进行扫描,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三侧与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一侧相对,所述待测对象的第四侧与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二侧相对;和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沿着所述第一导轨装置移动和驱动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沿着所述第二导轨装置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装置至少沿待测对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延伸,所述第二导轨装置至少沿待测对象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扫描轨迹和第二扫描轨迹均为L形轨迹、椭圆弧轨迹或直线与圆弧的组合轨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扫描方向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模块的扫描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所述第一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毫米波收发天线阵列均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雷达调节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虚拟波束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