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分离机构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9060.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莹;欧阳华;杜洪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张少辉;刘华联 |
地址: | 570216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机构 发动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气分离机构,包括:挡油板和设置在挡油板上的筒状撞击板。其中,在筒状撞击板的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撞击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撞击板由板状改为筒状,使得油气混合物经筒状挡油板上的撞击孔后分离。由于撞击孔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挡油板的壁上,因此相对于板状的挡油板撞击孔的分布更为均匀,进而可以改善油气分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的油气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中的油气分离机构100’,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挡油板1、设置于挡油板1上面的预撞击板2以及撞击板3。在撞击板3上设有撞击孔4。传统情况下,由曲轴箱强制通风出来的油气混合物ab从挡油板1上的入口进入油气分离机构100’内部,通过撞击板3上的撞击孔4后,气体a与机油b得到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油气分离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撞击孔4的数量和大小。对于不同排量的发动机需要不同形式的撞击孔4来解决油气分离的问题。然而,由于撞击板3是集成在挡油板1上的,即使整体外观形式不变,只要发动机的排量改变,就需要重新开模制作与之相匹配的挡油板。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油气分离机构,在减小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能满足不同排量发动机的通用性,并能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机构,包括:挡油板和设置在挡油板上的筒状撞击部。其中,在筒状撞击部的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撞击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撞击部由板状改为筒状,使得油气混合物经筒状撞击部上的撞击孔后分离。由于撞击孔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撞击部的壁上,因此相对于板状的撞击板撞击孔的分布更为均匀,进而可以改善油气分离的效果。
进一步地,油气分离机构还包括过流阀,过流阀构造成与撞击部的出口截面形状相匹配,并与撞击部之间以能移动或打开的方式弹性连接。由此,当发动机为小排量时,油气混合物经筒状撞击部上的撞击孔后分离。当发动机为大排量时,过流阀移动打开筒状撞击部的出口,油气混合物分别经撞击孔和过流阀后分离。
进一步地,在筒状的撞击部的出口端构造有开口;例如,开口的形状可以为网格状,当过流阀相对于撞击部移动时能打开部分或全部的开口。由此,可以相当于改变撞击孔的数量和大小,以满足不同排量的发动机的需求。
进一步地,油气分离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套在过流阀的连接杆上,连接杆穿过筒状的撞击部与调整件连接。优选地,弹性件为能在调整件的控制下调整压缩量的弹簧,调整件为限位螺母。在这种情况下,弹簧的开启度可以由限位螺母控制。如果是小排量的发动机,由于通过撞击部的油气混合物较少,气体全部从撞击孔中流出,此时,过流阀相对于撞击部的出口可以呈关闭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而,若果是大排量的发动机,通过撞击部的油气混合物较多,气体分别从撞击孔和过流阀处流出,此时,过流阀相对于撞击部的出口呈部分或全部打开状态,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进一步地,在撞击部的下游路径上设有无纺布。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吸附机油,减小机油被气体带走的量。
进一步地,在撞击部的上游路径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预撞击板。优选地,多个预撞击板的高度小于筒状的撞击板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的油气分离机构的发动机。上述的油气分离机构可以设置在发动机的缸盖罩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筒状的撞击部以及过流阀,使油气分离机构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对于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只需调节弹簧的压紧度来进一步的调节过流阀的位置即可,就相当于可改了变撞击孔的数量和大小。同时,不需要针对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单独开模,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9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片检查台图像摄像系统
- 下一篇:自控温式烘茶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