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9795.X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7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柯孝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38 | 分类号: | C04B35/38;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磁 干扰 铁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锌铁氧体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通信、计算机、电动工具等领域自动控制及电力电子系统等广泛应用,信息的产生、传递、接收、处理和储存等都以电磁波为载体,这就使得电磁污染问题变得非常突出。同时电子设备内部,随着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组装密度的提高,相互干扰也已成为严重的问题。
而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软磁材料中的高磁导率锰锌铁氧体得到飞速发展,应用范围由原来的脉冲变压器逐步扩大到电磁滤波器、扼流圈、感应器等领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其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产品种类也日益增多,成为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所以开发具有抗电磁干扰的锰锌铁氧体材料,用以满足电子行业发展的需求及应用环境变化代表了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当前科技环境下对锰锌铁氧体材料性能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包括:主体体系和掺杂体系;所述主体体系和掺杂体系的质量比为20~35:1;所述主体体系由如下组分构成:精铁矿粉45~47.5mol%、Mn3O426.5~33.5mol%,其余为ZnO;所述掺杂体系包括CaO、ZrO2、V2O5、SiO2、P2O5,Na2O、Bi2O3和MgO。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CaO、ZrO2、V2O5、SiO2、P2O5,Na2O、Bi2O3和MgO的质量比为1~3:1~2:0.5~1.5:0.5~1.2:2~5:8~9:0.3~0.7:1~2.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料:按配方称取主体体系和掺杂体系的各组分备用;
(2)混合研磨:将步骤(1)中主体体系与水转入球磨机内研磨,制得浆液;
(3)干燥:将步骤(2)得到的浆液放入干燥箱中干燥;
(4)预烧:将步骤(3)中得到的物料放入程序烧结炉内预烧;
(5)加入掺杂体系,二次研磨:将步骤(6)中预烧后物料与步骤(1)称取的掺杂体系混合混匀,加入占物料总重量50%的水,搅拌形成混合液,再加入一定量分散剂溶液,搅拌混合成为浆料,进行二次研磨;
(6)二次干燥:将步骤(7)中研磨后的混合浆料放入干燥箱中干燥;
(7)干压成型:将步骤(8)中得到物料放入模具,干压成型;
(8)烧结:将步骤(9)中得到的坯块放入程序烧结炉内,采用平衡氧分压法烧结,制得高效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研磨工艺为:研磨速度1900~2000r/min,研磨时间30~40min,研磨过程中加入1.5%的PVA溶液分散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干燥条件为在在100~150℃下,干燥7~8h。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预烧条件为预烧温度800~1000℃,预烧时间3~5h,预烧后粉料振实密度1.2~1.5g/cm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所述研磨工艺为:研磨速度1500~1800r/min,研磨时间2~3h,研磨过程中加入1.5%的PVA溶液分散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7)中,所述干压操作条件为加入8%PVA,0.15%硬脂酸锌,9~11MPa压力下,干压30~5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97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