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1363.2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0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许锐杰;黄树杰;黄振中;陈泽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土壤 常用 农药 气相质谱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 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化工科学的不断进步,伴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由于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等管理 力度不够,高毒农药生产和使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滥用农药现象较严重,因而造成各种农 产品中农药残留时有超标的现象,于此同时,在日常耕作中,也对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造成了 严重的污染,目前,对于农田土壤的测定中,因其受污染的农药种类不同,因此在测试污染 时需要经过多个方法,经过多个步骤来而测试不同的农药,样品分析时间长、需耗费大量有 毒有机溶剂,不能实现多残留同时检测等缺点。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同时工作效率 低,且成本高,已严重影响到了土壤中农药监测的技术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多种农药、高效的测定土壤中常 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1)取20g的土壤样品,经等体积的丙酮和正己烷混合呈溶液;
(2)将步骤(1)所得溶液,在10.35MPa、100℃条件下,加热5min,静态萃取10min;循 环6-7次后将提取液自然环境下降温;
(3)将降温后的提取液进行除杂;
(4)将净化液置于氮气吹干仪上吹至近干,接着用正己烷定容到1ml后,用GCMS定 量分析。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除 杂方式为直接用浓硫酸磺化除杂。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除 杂方式为通过SPE小柱除杂。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 GCMS定量分析的色谱柱为DB-17ms石英毛细管柱。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 GCMS定量分析的色谱柱温度升温程序为:60℃保持1min,然后以30℃/min升温至160℃,再 以5℃/min升温至300℃,保持15min。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 GCMS定量分析的载气采用恒流模式,流速为1.3ml/min。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 GCMS定量分析的载气气体为氦气。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 GCMS定量分析的氦气纯度大于等于99.9%。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氮 气吹干仪的吹干温度为小于45℃。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通过使用丙酮和正己烷和土壤 样品制备溶液进行提取,经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可 同时检测土壤中常用的36种农药残留物;且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 法检测速度快、效率高、准确性好,适于在痕量农药残留测定中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20g的土壤样品,经等体积的丙酮和正己烷混合呈溶液;
(2)将步骤(1)所得溶液,在10.35MPa、100℃条件下,加热5min,静态萃取10min;循 环6-7次后将提取液自然环境下降温;
(3)将降温后的提取液进行除杂;
(4)将净化液置于氮气吹干仪上吹至近干,接着用正己烷定容到1ml后,用GCMS定 量分析。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步骤(3)中所述除杂方式为直 接用浓硫酸磺化除杂。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土壤中常用农药的气相质谱法,步骤(3)中所述除杂方式为通 过SPE小柱除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1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