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箔带连接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3407.5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5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熊华平;李文文;任海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37/02 | 分类号: | C04B3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纳米箔 陶瓷基复合材料 焊料 碳化硅陶瓷 复合材料 带连接 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 焊接制造技术 耐热冲击能力 高温连接 加工性能 扩散连接 连接工艺 耐高温 焊接 陶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箔带连接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工艺,属于焊接制造技术领域。由于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较差、耐热冲击能力弱,目前针对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尚缺乏适用的高温连接焊料和合适的耐高温连接工艺。本发明利用Ti‑Al纳米箔带作为焊料,可以在1000℃~1200℃的温度下实现扩散连接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金属,接头室温弯曲强度可达到180MPa~300MPa,而且这种焊接温度不会明显影响被焊金属自身的组织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Ti-Al纳米箔带扩散连接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金属的工艺,属于焊接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很有应用前途的高温结构陶瓷材料,近年来尤其以碳化硅陶瓷(SiC),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
但由于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较差、耐热冲击能力弱,以及制造尺寸大而且形状复杂的零件较为困难等缺点,通常需要与金属材料组成复合结构来应用,并且组合连接接头必须满足耐高温的使用要求。
应当说,陶瓷材料属于难焊接材料,国内外在陶瓷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连接中,普遍使用传统的Ag-Cu-Ti、Cu-Ti系活性钎料进行钎焊连接,但相应的接头耐热温度很难超过500℃。陶瓷连接技术公开报道的还有使用Ni基钎料合金钎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但自身接头室温弯曲强度只有58MPa左右,远低于被焊母材。
近年来也有采用在含有碳的坯体中熔渗入硅的反应方法进行碳化硅陶瓷的连接报道,但是连接温度高达1400℃以上,无法适用于SiC陶瓷与金属的连接。而且,对于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比如C
目前针对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尚缺乏适用的高温连接焊料和合适的耐高温连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需求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的高活性扩散连接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纳米箔带连接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纳米级厚度的Ti和Al金属层交替叠加的箔带;其次,以所述纳米箔带作为焊料,将其置于被焊接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与被焊金属之间,采用真空扩散焊或者真空-氩气条件下的热压烧结方法,温度为1000℃~1200℃,压力为10MPa~30MPa,实现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
所述纳米箔带中每个金属层的厚度为15nm~100nm,总厚度为30μm~100μm。
所述的热压烧结为热压放电等离子烧结,反应时间为3~10分钟。
所述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SiC陶瓷、C
所述金属包括Nb合金、Mo合金、TiAl金属间化合物或Ti-Al-Nb系合金。
所述Mo合金为TZM合金。
真空扩散焊或者真空-氩气条件下的热压烧结反应时间为3~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3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剥标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聚酯粒子的水下切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