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虾蟹下脚料制备调味品原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8027.0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1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严滨;杜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7/40 | 分类号: | A23L17/40;A23L27/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汪万龙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下脚料 制备 调味品 原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虾蟹下脚料制备调味品原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虾头粗酶及虾头酶;步骤二、虾头粗酶酶解虾壳;步骤三、虾头酶酶解蟹壳及蟹脚。本发明利用从虾头中的提取的虾头粗酶水解虾蟹下脚料制备海鲜味调味料。本发明虾蟹酶解液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利用其制备成的产品,产品中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冷冻干燥后的酶解液可添加于各类食品,如海鲜调味料、食用色素、儿童及孕妇的营养米糊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虾蟹下脚料制备调味品原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蕴含着巨大潜能的丰富渔业资源的黄金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万公里位于全世界第四。随着时代进步,国民越来越越重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鱼虾蟹等健康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的渔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春天。其中,渔业生产中的副产物的深加工是我国渔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例如,在生产虾仁和蟹肉等产品中,积累了大量虾蟹下脚料。据相关专业研究,虾头和虾壳中含有15%左右的几丁质,蛋白质含量为30%左右,剩余的为矿物质元素、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其中钙的含量最为丰富达35%左右,其次为磷为4%-5%。虾壳和虾头中的蛋白质含有必需的八种必须氨基酸。除赖氨酸的含量略低,其他七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均达到人体必须氨基酸的需求的最低要求。蟹下脚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类胡萝卜素、脑磷脂、甲壳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还有有钙、镁、磷等微量矿物质以及各种氨基酸。因此,虾蟹下脚料是极好的工业加工原材料可运用到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商业利用价值。如果能将这些加工下脚料进行综合利用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抛弃,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会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虾蟹产业的蓬勃发展,虾蟹副产物的回收再利用也成为各界的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各种方法将虾蟹下脚料中的蛋白,色素和油脂等,回收再利用,再加工适当的深加工,制成高营养,低成本的新产品。
陈利梅等人用柠檬酸和氢氧化钠处理虾壳,制备不含蛋白质和钙的甲壳素。段杉等人探究乳酸菌的自溶作用对于虾头和虾壳中的蛋白质回收的方法。Islem Younes利用从鲉内脏中提取的碱性蛋白酶去除虾壳中的蛋白质以制备甲壳素。
在传统工业加工蟹肉、蟹黄等蟹产品时会产生的大量的蟹下脚料,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蟹脚,蟹的背壳。蟹下脚料的开发时目前的一个科研热点,许多科研工作者围绕着蟹下脚料开发用途多样的产品。比如,范建风等人以梭子蟹下脚料为原材料,在不同反应阶段添加不同的商业酶,用以提取蟹下脚料中的抗氧化肽和抗菌肽。王晓倩等人探究梭子蟹中天然色素的提取、纯化方法,用以替代人工合成色素。以及陶学明利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梭子蟹下料中的蟹油作为保健品的原料。
张连富等人以虾壳蛋白酶解液为原料,再添加适当比例的木糖和葡萄糖制成具有浓浓虾风味的调味料。陈海华等人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紫贻贝酶的最佳酶解条件制备海鲜味调味料。任仙娥等人先用的水提取虾壳中的蛋白,剩余的虾壳再用木瓜酶提取蛋白,提取液再经浓缩等制备海鲜味调味料。
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虾蟹的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加工步骤较为繁琐,转化为工业生产可行性低等缺点。通过实验探求操作性高,步骤简单,成本低的虾蟹下脚料制备海鲜味调味品生产方法,对于渔业产业线的升级和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利用虾蟹下脚料制备调味品原料的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虾蟹下脚料制备调味品原料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虾蟹下脚料被大量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虾蟹下脚料制备调味品原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虾头粗酶及虾头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未经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8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