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生产恩拉霉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2674.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杨金环;穆晓玲;李维理;韩小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恩拉霉素 发酵 发酵水平 发酵培养基 无机盐溶液 发酵过程 发酵培养 分批添加 恒温培养 发酵液 溶氧 合成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生产恩拉霉素的方法,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恒温培养的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批添加无机盐溶液,促进恩拉霉素的合成并能改善发酵液的溶氧,提高恩拉霉素的发酵水平。本发明简单易行,在发酵培养过程中通过该工艺发酵后,恩拉霉素发酵水平的可提高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酵生产恩拉霉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恩拉霉素(enramycin)又名安来霉素或和持久霉素,是由杀真菌素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多肽类畜用抗生素。恩拉霉素是由包括13个不同种类的17个氨基酸分子和脂肪酸分子所组成的有机碱。主要组分有恩拉霉素A和B,是其盐酸盐形式应用。恩拉霉素在饲料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肠道内不被降解,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及强,长期使用不会产生耐药性,且它能改变肠道内细菌的群落分布,有利饲料成分的营养吸收,能够促进动物体重增加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恩拉霉素于1996年由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研发,其后在许多国家被注册和广泛使用。2005年,国内生产企业和国外公司开始合作生产恩拉霉素预混剂。随着其他用抗生素步淘汰,恩拉霉素的使用势必会越来越广泛,但是恩拉霉素的工业生产一直面临产能产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生产恩拉霉素的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生产恩拉霉素的方法,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恒温培养的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批添加无机盐溶液,促进恩拉霉素的合成并能改善发酵液的溶氧,提高恩拉霉素的发酵水平。
优选地,所述的发酵温度为28℃,转速为250~350r/min。
优选地,所述无机盐为硫酸镁和/或氯化铵。
优选地,所述无机盐溶液的添加量为发酵液体积的1.5%-5%。
优选地,所述无机盐溶液为含硫酸镁和氯化铵的的混合液;其中硫酸镁浓度为0.05-0.1g/L,氯化铵浓度为0.1-0.3g/L。
优选地,添加所述无机盐溶液的时间阶段为发酵52小时、64小时、72小时。
优选地,发酵过程中,在发酵52小时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05-0.1g/L,氯化铵的浓度为0.1-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1.5%-5%;在发酵64小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05-0.1g/L,氯化铵的浓度为0.1-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1.5%-5%;在发酵72小时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05-0.1g/L,氯化铵的浓度为0.1-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1.5%-5%;从而可以更好地利于恩拉霉素的合成及控制发酵液中溶氧,提高发酵生产强度,提高和加快恩拉霉素的生产。
进一步优选地,发酵过程中,在发酵52小时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08-0.1g/L,氯化铵的浓度为0.2-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2%-5%;在发酵64小时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08-0.1g/L,氯化铵的浓度为0.2-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2%-5%;在发酵72小时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08-0.1g/L,氯化铵的浓度为0.2-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2%-5%。
更优选地,发酵过程中,在发酵52小时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1g/L,氯化铵的浓度为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3%;在发酵64小时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05g/L,氯化铵的浓度为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3%;在发酵72小时时,添加硫酸镁的浓度为0.05g/L,氯化铵的浓度为0.3g/L的混合液且混合液的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26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