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5730.4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1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玉;王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煜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1105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北海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三件套 组装 工装 方法 | ||
1.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
所述底板为光板结构;
所述背极板工装为一面设有均匀排布若干盲孔一的板状结构,所述盲孔一深度与背极板高度相等,所述盲孔一孔径不小于背极板或铜环外径;
所述铜环工装为一面设有若干盲孔二的板状结构,所述盲孔二深度与铜环高度相等,所述盲孔二孔径与盲孔一相等;
所述塑环工装为排布若干沉头通孔的板状结构,所述沉头通孔孔径不小于塑环内径但小于塑环外径,所述沉头通孔孔径不小于盲孔一孔径,所述沉头通孔沉头孔径不小于塑环外径,所述沉头通孔沉头深度与塑环高度相等;
所述压板一面设有若干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直径大小设为可套接于所述沉头通孔,所述柱状凸起的高度小于塑环工装厚度;
所述盲孔一、盲孔二、沉头通孔及柱状凸起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盲孔一、盲孔二、沉头通孔、塑环内径孔径均相等;
所述柱状凸起高度不小于塑环工装无沉头面到沉头底的厚度;
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上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孔。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组装背极板三件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背极板、铜环、塑环分别装入所述背极板工装盲孔一、铜环工装盲孔二、塑环工装沉头通孔沉头处;
b.平放所述背极板工装,将所述塑环工装沉头朝上叠放于所述背极板工装上,所述塑环工装上面叠放所述底板,并使三板保持平齐;
c.将所述底板、塑环工装、背极板工装三板紧压并倒置,然后轻敲所述背极板工装,待背极板均落入所述塑环工装沉头通孔内后,再取走所述背极板工装,随后将所述压板的柱状凸起套接于所述沉头通孔,最后压实所述压板使背极板压入所述塑环内;
d.取走所述压板,将剩余所述底板、塑环工装倒扣于平放的所述铜环工装上,然后将所述底板、塑环工装、铜环工装三板倒置,随后轻敲所述铜环工装,待铜环均落入所述塑环工装沉头通孔内后,取走所述铜环工装,再将所述压板的柱状凸起套接于所述沉头通孔,最后压实所述压板使铜环压入所述塑环内;
e.移走所述压板、塑环工装,完成背极板三件套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煜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坊煜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57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播信号优先多媒体教学功放
- 下一篇:塑胶音箱腔体结构与其制作方法及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