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5730.4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1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玉;王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煜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1105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北海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三件套 组装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电声配件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包括底板、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所述各板上设置若干组装位,并精确定位;本发明还相应的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组装工装组装背极板三件套的方法。借此,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五块板材的组合及定位,实现背极板三件套的快速精准组装,简化了设备及工序,避免了不良品产生,批量同时作业,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驻极体传声器中,一般包含背极板、塑环、铜环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组合在行业内习惯称之为背极板三件套。目前,背极板三件套的组装设备繁多、工序复杂,组装过程中须准确定位,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偏位或刮伤,影响品质;由于属于微型产品,组装作业不方便,采用单件或少数件同时作业,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需求。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其可以快速精准的将背极板、铜环组装到塑环内,并且批量同时作业,效率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包括底板、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
所述底板为光板结构;
所述背极板工装为一面设有均匀排布若干盲孔一的板状结构,所述盲孔一深度与背极板高度相等,所述盲孔一孔径不小于背极板或铜环外径;
所述铜环工装为一面设有若干盲孔二的板状结构,所述盲孔二深度与铜环高度相等,所述盲孔二孔径与盲孔一相等;
所述塑环工装为排布若干沉头通孔的板状结构,所述沉头通孔孔径不小于塑环内径但小于塑环外径,所述沉头通孔孔径不小于盲孔一孔径,所述沉头通孔沉头孔径不小于塑环外径,所述沉头通孔沉头深度与塑环高度相等;
所述压板一面设有若干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直径大小设为可套接于所述沉头通孔,所述柱状凸起的高度小于塑环工装厚度;
所述盲孔一、盲孔二、沉头通孔及柱状凸起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所述盲孔一、盲孔二、沉头通孔、塑环内径孔径均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所述柱状凸起高度不小于塑环工装无沉头面到沉头底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背极板工装、铜环工装、塑环工装以及压板上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背极板三件套组装工装组装背极板三件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背极板、铜环、塑环分别装入所述背极板工装盲孔一、铜环工装盲孔二、塑环工装沉头通孔沉头处;
b.平放所述背极板工装,将所述塑环工装沉头朝上叠放于所述背极板工装上,所述塑环工装上面叠放所述底板,并使三板保持平齐;
c.将所述底板、塑环工装、背极板工装三板紧压并倒置,然后轻敲所述背极板工装,待背极板均落入所述塑环工装沉头通孔内后,再取走所述背极板工装,随后将所述压板的柱状凸起套接于所述沉头通孔,最后压实所述压板使背极板压入所述塑环内;
d.取走所述压板,将剩余所述底板、塑环工装倒扣于平放的所述铜环工装上,然后将所述底板、塑环工装、铜环工装三板倒置,随后轻敲所述铜环工装,待铜环均落入所述塑环工装沉头通孔内后,取走所述铜环工装,再将所述压板的柱状凸起套接于所述沉头通孔,最后压实所述压板使铜环压入所述塑环内;
e.移走所述压板、塑环工装,完成背极板三件套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煜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坊煜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5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播信号优先多媒体教学功放
- 下一篇:塑胶音箱腔体结构与其制作方法及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