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灵芝菌丝原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6120.6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民;李婷婷;王冲之;任晓峰;朱文静;王雪梅;伍娟;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9/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芝 菌丝 原料 生产 方法 | ||
1.富硒灵芝菌丝原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米糠和麸皮加所需量的水121℃灭菌30min;
(2)将米糠和麸皮全料作为碳源、氮源直接用于灵芝菌株(
(3)将液体培养所得的含少量的米糠麸皮的菌丝体经20目金属丝网在水中筛分分离出菌丝,并用水洗涤两次;
(4)将所得湿菌丝体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菌丝粉成品;
(5)所得发酵液经过滤除渣后取清液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发酵液中的干物质,可作为深度开发的原料使用;
(6)所得菌丝粉研磨后用90℃热水浸提4h,过滤取清液,经脱蛋白、醇沉、离心分离后,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多糖;
(7)所得发酵液经静置、脱蛋白、醇沉后取一定量的清液,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粗多糖;
(8)所得菌丝粉取一定量的样品用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硒的含量;
(9)参照GB/T5009.12、GB/T5009.11、GB/T5009.17铅、砷、汞的测定方法和GB/T18979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测定灵芝冻干菌丝体粉中污染物铅、砷、汞和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灵芝菌丝原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摇瓶时的装料量为摇瓶容积的40%,接种量为装料体积的8-10%,转速150-180r/min,培养时间为5-12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灵芝菌丝原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上罐发酵时装样量为发酵罐容积的70-75%,上罐时通风量为装罐液体体积1:0.8v/v/mim ,培养温度24-28℃,搅拌速率50-150r/min,上罐发酵5-12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灵芝菌丝原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冷冻干燥的操作压强为5Pa,加热板的温度为30℃,冻干时间为48-7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1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