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车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6577.7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0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翀原;龚义朝;郑传平;周欢;彭刚强;汤楚强;胡文涛;高建华;罗桂琼;吴文才;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2 | 分类号: | B61F1/02;B61D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横梁 车体 枕梁 小横梁 端梁 纵梁 平车车体 鱼腹式结构 承载方式 承载能力 两端设置 箱型结构 运输效率 变断面 变截面 长侧梁 承载量 双腹板 鱼骨刺 槽型 底架 下扣 承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车车体,所述车体包括:中梁,所述中梁的两端设置有端梁;大横梁,所述大横梁设置在所述中梁的中部;枕梁,所述枕梁设置在所述端梁与所述大横梁之间;小横梁,所述小横梁设置在所述大横梁与所述枕梁之间;纵梁,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端梁与所述枕梁之间;标记梁,所述标记梁设置在所述小横梁与所述大横梁之间;其中,所述中梁为变截面鱼腹式结构,所述枕梁与所述大横梁为双腹板的变断面箱型结构,所述纵梁为U型下扣的槽型,以减轻车体自重,提高车体承载量;如此,所述车体为无通长侧梁的鱼骨刺式结构,承载方式为底架承载,可有效减轻车体自重,提高车体的承载能力,进而确保了运输效率及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货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车车体。
背景技术
在铁路运输领域,集装箱具有货损少、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铁路线路上运输集装箱的车辆主要包括:通用敞车、通用平车和集装箱专用平车;但通用敞车或平车装运集装箱的载重利用率只有60%,因此许多领域都使用集装箱专用平车来运输货物。
现有技术中,为了承载集装箱的重量,车体的底架上常采用中梁、侧梁加多组横梁的结构进行称重支撑,这种有侧梁的框架结构,造成车身自重较大,限制了车体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运输效率及经济效益。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新型的平车车体,以能减轻自重,提高运输效率及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车车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平车车体自重大、承载能力弱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车车体,所述车体包括:
中梁,所述中梁的两端设置有端梁;
大横梁,所述大横梁设置在所述中梁的中部;
枕梁,所述枕梁设置在所述端梁与所述大横梁之间;
小横梁,所述小横梁设置在所述大横梁与所述枕梁之间;
纵梁,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端梁与所述枕梁之间;
标记梁,所述标记梁设置在所述小横梁与所述大横梁之间;其中,
标记梁,所述标记梁设置在所述小横梁与所述大横梁之间;其中,
所述中梁为横截面宽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且中部横截面高度沿所述车体的垂直轴线向下逐渐增大的变截面鱼腹式结构;所述枕梁为横截面高度由两侧向中间逐渐增大、且由上下盖板及双腹板组成的变截面箱型结构;所述大横梁为横截面高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横截面宽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且由上下盖板及双腹板组成的变截面箱型结构;所述纵梁为U型槽钢结构,以减轻车体自重,提高车体承载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端梁包括:第一端梁、第二端梁;其中,
所述第一端梁与所述中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梁与所述中梁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枕梁包括:第一枕梁、第二枕梁;其中,
所述第一枕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梁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枕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端梁的一侧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及第四纵梁;其中,
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枕梁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枕梁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枕梁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轨道制动器及制动系统
- 下一篇: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