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膜收卷质量视觉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9961.2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1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魁;黎波;尹周平;叶晓斌;雷景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膜收卷 质量 视觉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膜收卷工艺相关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膜收 卷质量视觉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柔性膜收卷装置一般包括收卷架、收卷轴和收卷电机等,当收 卷电机驱动收卷轴转动时,收卷轴将薄膜收卷成卷。但在实际操作中,由 于收卷偏差的影响,收卷后通常会造成料卷端部参差不齐,影响薄膜质量。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解决办法中如CN200820202572提出了一种薄 膜收卷装置,其中通过将薄膜边位检测器安装在薄膜边缘经过的适当位置 处,且接近与收卷轴,由此通过边位检测器的反馈,摆动收卷从而使收卷 平整。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现有解决方案中大多需要采用传感 器和机械执行机构来执行收卷平整化,相应造成结构复杂、精度受限和操 作不便等缺陷;尤其是,现有方案中不能对成卷后的料卷给出具体量化的 评价,并导致在纠偏精度方面难以获得显著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膜收卷 质量视觉检测方法,其中通过采取非接触性的视觉检测方式来对料卷端面 执行实时检测,并构建适当算法来准确获知薄膜成卷效果的量化数据,相 应可以更高精度、更快响应和便于自动化操控的方式执行各类收卷结构的 实时纠偏,并且能够对薄膜成卷效果获得量化指标,以便作为收卷质量的 统一评价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膜收卷质量视觉检测 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视觉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在水平布置的底座上安装收卷装置,该收卷装置包括收卷轴支架 和收卷轴,所述收卷轴通过卷轴旋转电机带动柔性膜缠绕其上以形成料卷, 同时通过卷轴平移组件实现水平摆动;此外,在相对于料卷端面的一侧, 布置有视觉检测装置,该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共同固定其上的CCD 相机和光源,并可通过检测驱动装置来执行此视觉检测装置整体相对于料 卷端面的距离及姿势调整,其中所述CCD相机用于对收卷中的料卷端面进 行成像,所述光源则对称布置于所述CCD相机的视觉中心,并确保料卷端 面获得均匀光照;
(b)对所述视觉检测装置执行初始化操作,并使得所述CCD相机的镜 头轴心与所述收卷轴的端面相垂直;
(c)启动所述收卷装置执行收卷,在此过程中,利用单目视觉方式对 料卷端面执行成像检测,也即调节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对收卷中的料卷不断 拍摄其端面以获取不同焦距下的端面图像,直至收卷完毕;
(d)基于以下公式(一)来求得料卷端面的特征点i(i=1,2,…n-1,n) 的端面深度Yi;f1、f2分别表示所述CCD相机对料卷端面进行成像的两个 不同焦距;ri1、ri2分别表示在采用所述焦距f1和f2所获取的端面图像中, 特征点i(i=1,…,n)与料卷中心之间的相对距离;ΔY表示改变焦距前后镜 头的移动距离,并可以通过镜头上标识轴向刻度尺来确定(各参数的单位 默认为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