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抑制马达内部升温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2124.4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三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5/20;H02K9/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抑制 马达 内部 升温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马达内部升温的散热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在马达壳体外周面套设一个具有多个隆起的导风罩的散热套圈,导风罩恰可位于壳体通风口的上方,其导风口可直接导纳散热扇叶所产生的前进气流进入马达的壳体内部,可强力消退转子中的换向器(commutator)及碳刷(carbon brush)相接触摩擦所产生的高热,也可抑制铁芯片(armature core)上所绕设的漆包线圈(armature winding)及壳体内周壁上所设磁石的温度升高,可让马达的壳体内部因不易积热而发挥马达运转的最高输出功率,进而提升马达的运转效率,同时也可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抑制马达内部升温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工业领域中,马达为相当普遍被应用的动力对象,然不论是提供大功率的大马达,或是提供小功率的小马达,在马达启动转子运转后,包含铁芯片(armaturecore)、漆包线圈(armature winding)、换向器(commutator)等结构在内的电枢(armature)或统称为转子(rotor)及壳体内周壁上所设磁石均会产生出高热,因而造成温度的上升,尤其是电枢中的换向器(commutator)与碳刷(carbon brush)二者间的接触摩擦作用,不仅让整个电枢产生高热,这种高热不仅让碳刷容易产生积碳的缺点,影响电流的流通,而积聚在马达壳体内的高热亦对壳体内周壁所设的磁石的磁力产生影响,会导致磁石的磁力产生衰降,连带地造成马达的运转效率逐渐降低。再观目前被应用在家居生活物品上的小功率马达,譬如是提供汽车在轮胎破损后施以急救的灌胶补胎及同时充气的空气压缩机,由于有些国家的交通法令规定汽车驾驶人在行驶高速公路发生轮胎破损的时候,驾驶人需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修复并将汽车驶离事发点,以防止后方来车追撞,用以保护所有开车者的安全,因此,所使用的马达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处理轮胎破损的状况,在马达快速旋转作用中,转子旋转中所产生的高热大部分均积聚在马达壳体内部,在无法有效地散发热度的情况下,会使马达的运转效率变低转弱,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后,电枢中的漆包线圈的绝缘物更会被破坏,进而造成漆包线圈的短路而烧毁整个马达,乃至于衍生其它的危险。为了防范此种缺失,目前普遍使用的技术均会在马达轴心处附设一散热扇叶,借以抑制马达轴心在运转中所急速提升的温度,然此种技术仅是让散热扇叶之前进风力经由马达的壳体外围表面吹过,实际上并无法有效地提供风力让马达壳体内部的电枢适时地散热,尤其是电流流通的漆包线圈所产生的高热更无法被散热,因此现阶段所使用的马达的壳体内容易积热的弊端缺失仍是无法克服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让马达的壳体内部因不易积热而发挥马达运转的最高输出功率,进而提升马达的运转效率,同时也可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的可抑制马达内部升温的散热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抑住马达内部升温的散热结构,包括:一筒状的壳体,该壳体的前向端为一封闭面,于封闭面中央处设置有一轴承,且封闭面上具有多个透孔,壳体的后向端具有一开口,于壳体的环周面上设有至少一贯穿的通风口;一转子组件,其可转动的装设于壳体内;一盖体,其中央处设置有一轴承,且盖体封闭住前述壳体的开口;一散热扇叶,其装设于前述转子组件的转轴上且位于盖体的外侧面;在马达壳体外周面套设一个具有多个隆起的导风罩的散热套圈,所述导风罩位于壳体上通风口的上方,所述导风罩的导风口直接导纳散热扇叶所产生的前进气流进入马达的壳体内部,可让马达的壳体内部因不易积热而发挥马达运转的最高输出功率,进而提升马达的运转效率,同时也可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前述导风罩于壳体外圆周面隆起一具有角度的斜面状的顶板,该顶板二侧缘各延伸一与散热套圈相连接成一体的侧板,二侧板与顶板之间形成一导风口,前述导风罩位于前述壳体上的通风口上方,且导风罩的顶板的锐角面为迎风面,直接导纳前述散热扇叶旋转时所产生的前进气流。
前述散热套圈为一非金属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三,未经周文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2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