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微孔过滤装置及其过滤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3933.7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8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生;段继海;王伟文;李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18 | 分类号: | B01D61/18;B01D6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陈磊;黄玉华 |
地址: | 266042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焦化 废水处理 微孔 过滤 装置 及其 清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液过滤分离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微孔过滤装置 及其过滤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液固分离是常见的操作单元,包括沉降和过滤分离两大类。由于前者要求液 固两相必须有一定的密度差,而后者不受限制,因此过滤分离应用较广。液固过滤分为粗级 过滤(>100μm)、亚精密过滤(100-10μm)、精密过滤(10-1μm)、超精密过滤(1-0.1μm)、 超滤、纳滤及反渗透(<0.1μm)。对于大多数化工液体而言,需要进行精密过滤。
目前,大于10μm的粗级过滤与亚精密过滤,采用非金属、金属滤布或滤网作过滤介质的 间歇或连续过滤机可满足要求。精度要求小于1μm的液体过滤,采用有机或无机微孔膜也可 获得较好解决。但应用最广泛的精密过滤却存在如下问题,而成为最薄弱的过滤操作。
10-1μm的液体精密过滤,包括可形成滤饼层的“液体精密滤饼过滤”和不形成滤饼层的“液 体精密澄清过滤”。当前,精密滤饼过滤的介质大多采用整体型的用作亚精密过滤的滤布、滤 网或滤毡。它存在两大不足:①过滤前期,小于10μm的微粒会穿漏,只有进行反复循环, 待10μm左右的微粒形成一定厚度的滤饼后,过滤精度才逐渐达到要求,过滤效率较低。② 由于滤布或滤网为非刚性,对较黏细颗粒形成的滤饼难以简便卸除。
焦化废水是指在炼焦生产、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水,受原煤性 质及焦化产品回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焦化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其中 含有大量的直径小于10μm的细颗粒以及颗粒和有机大分子形成的有机物微团,其占总有机 物的一半以上,如果能通过精密过滤将焦化废水中的细颗粒和有机物微团除去,必将对后续 处理工艺的简化和减少设备投资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迅速降低焦化废水中的污 染物浓度,提高废水的循环利用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精密过滤是有效手段之一。
为解决液体精密过滤存在的不足,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事了以刚性高分子材料为过滤介质 的微孔过滤技术研制与开发。目前,已完成了刚性高分子烧结管的成型机理、制造工艺、过 滤性能与化学性能、应用技术等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室结合新型过滤材料的优势开发 了与其相适应的特有的过滤设备并对其进行试验取得了很好的过滤和再生效果,实用性和再 生性能较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过滤装置滤芯再生困难,消耗量大,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 种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微孔过滤装置及其过滤清洗方法,该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微孔过滤装 置的滤芯消耗量小,并且该微孔过滤装置不存在穿滤现象,过滤质量稳定,成本低。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微孔过滤装置,包括筒状壳体以及安装在 筒状壳体内部的过滤管、过滤膜和刮膜板,所述过滤管竖直安装在筒状壳体上方,过滤膜位 于过滤管下方,且倾斜安装;所述刮膜板具有多个通孔,通过通孔套设在过滤管上,并可以 沿过滤管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过滤膜的倾斜角度为30-60°,优选为45°。将过滤膜倾斜安装,过 滤管与筒状壳体的排渣口相连,由此可以方便将过滤膜上的滤渣通过排渣口排出。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微孔过滤装置还包括链式传动装置,链式传动装 置与刮膜板相连,并可以驱动刮膜板沿过滤管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将过滤管表面的滤渣刮下 来。
根据本发明,所述过滤管为高分子类微孔过滤管;所述过滤膜为陶瓷类粉末烧结微孔过 滤膜、金属类粉末烧结微孔过滤膜或高分子类粉末烧结微孔过滤膜中的一种,优选为高分子 类粉末烧结微孔过滤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过滤膜底部安装有网状钢制板材,钢质板材可以对过滤膜起到加固作 用,使得过滤膜牢固地安装在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微孔过滤装置内。
根据本发明,所述刮膜板的通孔周围覆盖有一层橡胶,刮膜板通过通孔套设在过滤管上, 通孔周围的橡胶可以保护过滤管不受刮膜板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所述筒状壳体包括第一清水冲洗口、第二清水冲洗口、第一气体反冲口、 第二气体反冲口、第一过滤出水口、第二过滤出水口、排渣口、压力表和放空口,排渣口与 过滤膜相连,放空口位于筒状壳体的中上部,压力表位于筒状壳体的中下部,所述第一清水 冲洗口、第一气体反冲口和第一过滤出水口位于筒状壳体的底部,第二清水冲洗口、第二气 体反冲口和第二过滤出水口位于筒状壳体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3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