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糊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1279.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娟;田守信;田守民;蒲锡鹏;田伟杰;高广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谷信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04 | 分类号: | H01B1/04;H01B1/1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糊及其新型常温制备方法,属于导电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极糊是铁合金炉、电石炉等电炉设备经常使用的导电材料。而现在生产电极糊 所用的粘结剂一般都是中温煤沥青,且需要在高于其软化点50~80℃条件下混捏,混 捏时间较长,一般在60min以上,这样的生产过程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煤电等能源,更主要 的是沥青的高温熔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沥青烟气。沥青烟的成分除了有一些N2、O2、CO2、H2O 外,主要是长链的高沸点烃类有机颗粒物,少量在常温下为蒸汽的烃类以及一些气态有机 化合物。其中含硫基团和含氧基团等发臭基团形成难闻的沥青气味——恶臭味。沥青烟是 一种高污染物质,会引起皮炎、结膜炎、鼻咽炎、头痛等多种疾病,而且危及植物的生长。其 恶臭味会使人产生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反应。尤为严重的是沥青烟中所含的以苯并芘为 代表的多环有机物是强致癌物质。从而使得电极糊生产行业成为高污染行业,随着人类生 活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寻求绿色生产工艺成为电 极糊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碳素行业也探索了很多减少污染的工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电捕法,此种方法虽然效率高,操作维护方便,但是对温度控制要求高,易着火,难 清灰;第二种是:洗涤法,此种方法虽然设备简单,投资少,但是引起二次污染,洗涤剂需处 理;第三种是:吸附法,有焦炭吸附和氧化铝吸附,其中前者装置简单,节能,效率高,但是焦 炭易粘结、堵塞,不宜更换,后者虽然效率高,流动性好,可实现流态化,但是吸附后氧化铝 难处理,若送电解厂则投资过大。
所以目前仍无行之有效的最佳净化生产工艺,如何从源头解决碳素生产的高污染 问题,尤其是电极糊生产工艺的高污染问题,是当今碳素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针对此问 题,作者经过系统研究,转变固有思路,用一种全新的工艺生产出符合使用条件的优质电极 糊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极糊及其新型常温制备方法,能在减少生产过程中造成 的环境污染和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制作出优质的电极糊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电极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电煅无烟煤或残极块 45~55份,煅后石油焦45~55份,沥青改性树脂结合剂8~12份,中温煤沥青粉:18 ~22份。
前面所述电极糊,优选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电煅无烟煤或残极块 46~52份,煅后石油焦46~54份,沥青改性树脂结合剂9~11份,中温煤沥青粉:19~ 20份。
前面所述电极糊,优选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电煅无烟煤或残极块 50份,煅后石油焦50份,沥青改性树脂结合剂10份,中温煤沥青粉:2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电极糊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将电煅无烟煤或残极块破碎分级,其中粒度5~20mm的为一级颗粒料;粒度1~ 5mm的为二级颗粒料;
(2)将煅后石油焦筛分磨粉后分级,其中粒度1~3mm的为三级颗粒料;粒度0.074 mm~1mm的为四级颗粒料,粒度0~0.074mm的为五级颗粒料;
(3)按照一级颗粒料—沥青改性树脂结合剂—二级颗粒料—三级颗粒料—四级颗粒 料—五级颗粒料—中温煤沥青粉的顺序依次加入封闭式混碾机中搅拌均匀,混捏成型。
所述的电极糊的制作方法,优选的在于:步骤(3)加料时间间隔为10~15min (优选加料时间间隔为13min)。
所述的电极糊的制作方法,优选的在于:步骤(3)加料完全后充分搅拌20~35 min(优选加料完全后充分搅拌30min)。
所述的电极糊的制作方法,优选的在于:步骤(3)混捏时间:60~80min(优选混 捏时间:70min)。
所述的电极糊的制作方法,优选的在于:步骤(3)电极糊在常温下成型,抽真空干 燥提取树脂中含有的易挥发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谷信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阳谷信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12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缠绕的线缆
- 下一篇:一种中高压耐油橡胶半导电屏蔽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