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硼-氧化铝芯块中总硼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1232.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明;张壮伟;周怡芳;韩凤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014035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氧化铝 芯块中总硼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硼含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硼-氧化铝芯块中总硼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硼氧化铝芯块是用碳化硼粉末和氧化铝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高温煅烧而成,碳化硼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不溶于酸、碱。而氧化铝俗称刚玉,质较硬,不溶于水,微溶于碱和酸。因此经高温煅烧后的碳化硼氧化铝化学性质更稳定,更难溶于酸、碱,目前碳化硼和氧化铝粉末中硼含量的测定公开发表的文献较多,而碳化硼氧化铝芯块溶解方法和硼含量的测定目前还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能够一种立足于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且满足科研、生产检测的需求的碳化硼-氧化铝芯块中总硼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化硼-氧化铝芯块中总硼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样品溶解;
步骤二,铝元素干扰消除;
步骤三,沉淀洗涤;
步骤四,样品测定;
步骤五,计算结果。
所述步骤一中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铂坩埚中加入2~6g无水碳酸钠和0.5~1.5g硝酸钾,准确加入 0.1~0.3g试样,精确至0.1mg,搅拌均匀;
然后在表面再覆盖上1~3g无水碳酸钠,加盖,盖与坩埚之间保留缝隙,将坩埚放入马弗炉中,升温至600~650℃熔融1.5~2.5h,再升至675~750℃熔融0.5~1.5h,775~850℃熔融0.5~1.5h,最后升至950~1100℃熔融处理1.5~2.5h;
最后取出坩埚并迅速摇动,使样品贴于坩埚壁后冷却,用15%的盐酸缓慢滴加至坩埚中,使熔融物完全转移至250mL烧杯中,待熔融物完全分散后,加入过量15%的盐酸,静置使沉淀完全溶解。
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准确移取50.00mL试液于烧杯中,再加入10~40mL水,
然后加入0.1~0.2mL溴甲酚绿指示剂,向溶液中加入1.5~2.5g无水碳酸钙至无气泡产生,煮沸溶液5~20min。
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煮沸后的溶液过滤至锥形瓶中,用15%的盐酸洗涤烧杯4~8次,洗涤沉淀4~10次,每次使用15%的盐酸洗涤液体积为2~10mL,洗涤液与过滤液合并;
然后加热煮沸将体积浓缩至140~160mL。
所述步骤四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滴加15%的盐酸使溶液由蓝色刚变为浅黄色,继续煮沸5~10min,冷却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变蓝,不计算加入体积。在溶液中继续加入0.5~1mL酚酞指示剂和2~3g甘露醇,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然后,向体系中加入0.5~1.5g甘露醇1.2.7,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2.16重新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重复上述步骤至加入甘露醇不褪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所述步骤五中,测定结果由两次分析的平均值报出,硼百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ω(B)——试样中硼的百分含量,%;
25500——定容体积与被测定体积比值;
0.01081——NaOH对硼的滴定度,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mol);
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消耗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选择了试样浓度、试样溶解方式、铝元素的干扰消除方法、沉淀洗涤次数、指示剂等实验条件,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碳化硼-氧化铝芯块中总硼的含量,方法的精密度优于1%,平均回收率在90% 110%之间。方法准确可靠,满足该项目分析技术指标要求;
2.成功建立了滴定法测定碳化硼-氧化铝芯块中总硼含量的检测方法,利用发明内容中列举的实验条件可以精确测定总硼的含量,报出了准确的检测数据,有效配合了专项生产的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化硼-氧化铝芯块中总硼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一种碳化硼-氧化铝芯块中总硼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1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