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氧化型辅酶I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2064.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4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林;闫俊强;金永红;杨杨;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47/26;A61K31/7084;A61P3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崇鑫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氧化 辅酶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氧化型辅酶I制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氧化型辅酶I1份,乳糖5‑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稳定的氧化型辅酶I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溶解:将乳糖加入注射用水中,搅拌至乳糖溶解,加入药用活性炭,搅拌得到溶液A;加入注射用水,调节温度至20~25℃,加入氧化型辅酶I,搅拌至氧化型辅酶I溶解得到溶液B;滴加NaOH水溶液后,加入注射用水得到溶液C,其中,溶液C的pH值为5.0~5.5;S2、过滤、灌装;S3、冷冻干燥。本发明组分简单,药用辅料种类少,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冻干时间短,节能降耗,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酶I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的氧化型辅酶I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I(NAD),化学名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或二磷酸烟苷,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氧化型(NAD+)和还原型(NADH)两种状态,是人体氧化还原反应中重要的辅酶。参与各类细胞功能的新陈代谢,对机体免疫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健康状态下,人体内辅酶I浓度稳定,维持各项细胞正常功能。体内的辅酶I浓度决定了细胞衰老的过程和程度,浓度下降会加速细胞衰老的过程。
辅酶I为小分子多肽类,存在结构上的不稳定性。辅酶I冻干粉针剂直接采用注射进入人体,无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制剂开发的关键步骤,需要选择并加入一定的稳定剂、赋形剂等,并对这些组分及配比进行研究摸索,获得稳定的临床药用制剂。所以制剂组成是制剂的关键,而制剂的稳定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检测指标,是临床用药质量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冻干工艺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尚未见到关于辅酶I制备中冻干工艺条件的相关报道。然而针对辅酶I这种对热比较敏感又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类药物而言,找到冻干过程中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冻干条件掌控不好,不但会导致药品外观不好,更重要的是对导致冻干后产品萎缩,即导致商业化生产中废品率很高且批件质量不稳定,难以制备及长期保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稳定的氧化型辅酶I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组分简单,药用辅料种类少,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冻干时间短,节能降耗,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稳定的氧化型辅酶I制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氧化型辅酶I1份,乳糖5-15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氧化型辅酶I 1份,乳糖12份。
优选地,其剂型为冻干粉针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稳定的氧化型辅酶I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溶解:将乳糖加入注射用水中,搅拌至乳糖溶解,加入药用活性炭,搅拌得到溶液A;加入注射用水,调节温度至20~25℃,加入氧化型辅酶I,搅拌至氧化型辅酶I溶解得到溶液B;滴加NaOH水溶液后,加入注射用水得到溶液C,其中,溶液C的pH值为5.0~5.5;
S2、过滤、灌装:在无菌状态下,将S1中得到的溶液C进行三次过滤后,灌装得到灌装溶液;
S3、冷冻干燥:取S2中得到灌装溶液,降温至-40~-26℃,保温1~4h,降温至≤-45℃;接着抽真空至真空度<0.28mbar,升温至-25~-15℃,保温至冰晶消失,继续保温0.5~2h;升温至-13~-8℃,保温0.5~2h;升温至-7~-3℃,保温0.5~2h;升温至-2~2℃,保温0.5~2h;升温至4~10℃,保温0.5~2h;然后调节真空度<0.28mbar,以8~12℃/h的速度升温至26~36℃,保温至真空度1min内变化≤0.03mbar时,结束冷冻干燥;经压盖得到稳定的氧化型辅酶I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2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