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由设备和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7154.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松;何杏宇;邬春学;周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73 | 分类号: | H04L12/773;H04L12/8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 设备 通信 方法 | ||
1.一种路由设备,被请求用户和所述请求用户附近的邻居用户所使用,用于与至少一个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换,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侧路由器,被所述请求用户所使用,包含:外接请求单元,请求侧通信单元以及请求侧路由单元;以及
邻居侧路由器,被所述邻居用户所使用,包含:接入判断单元,邻居侧通信单元以及邻居侧路由单元,
其中,所述外接请求单元设有:用于设定流量阈值的第一设定部、用于生成网络接入请求信号并将该网络接入请求信号进行发送的生成发送部、用于选定能够进行通信的所述邻居侧路由器的选择部,
所述接入判断单元设有:用于设定接入条件的第二设定部、判断所述请求侧路由器是否满足所述接入条件的判断部、以及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生成准入通知信号的生成部,
所述请求侧通信单元设有:用于搜索所述邻居侧路由器的搜索部、用于与所述邻居侧通信单元建立数据通信连接的请求侧通信部,
所述邻居侧通信单元设有:接收所述网络接入请求信号以及向所述请求侧通信部发送所述准入通知信号的收发部、用于与该请求侧通信部建立数据通信连接的邻居侧通信部,
所述请求侧路由单元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互,并且设有用于记录所述请求用户使用的数据流量的记录部,
所述邻居侧路由单元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互,
当所述数据流量大于所述流量阈值时,所述生成发送部将所述网络接入请求信号发送至所述收发部,所述判断部判断所述网络接入请求是否满足所述接入条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收发部向所述请求侧通信单元发送所述准入通知信号,所述请求侧路由单元通过所述请求侧通信部和所述邻居侧通信部将所述流量分流至所述邻居侧路由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请求侧路由单元和所述邻居侧路由单元支持的所述网络服务供应商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网络接入请求信号包含:所述请求侧路由器的设备信息、接入时长、带宽需求以及所述网络服务供应商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生成发送部还用于生成邻居列表,
所述邻居列表包含能够进行通信的所述邻居路由器的空闲程度、该路由器的空置带宽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接入条件包含所述邻居侧路由单元的带宽信息、流量使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请求侧路由单元向多个所述邻居侧路由器发起所述网络接入请求信号时,所述请求侧路由单元还用于对多个所述邻居侧路由器的借用流量进行分配。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的所述路由设备的通信方法,使请求用户的所述请求侧路由器能够与邻居用户的所述邻居侧路由器进行通信,从而使用所述邻居侧路由器的流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请求侧路由器的所述搜索部搜索所述邻居侧路由器,并且当所述请求用户使用的所述数据流量大于所述流量阈值时,所述生成发送生成所述邻居列表和所述网络接入请求信号;
步骤2,所述选择部根据所述邻居列表选定能够进行通信的所述邻居侧路由器,并由所述生成发送部将所述网络接入请求信号进行发送;
步骤3,所述邻居侧路由器的所述收发部接收所述网络接入请求信号,所述判断部判断所述请求侧路由器是否满足所述接入条件,当所述请求侧路由器满足所述接入条件时,所述生成部生成所述准入通知信号,所述收发部向所述请求侧路由器发送所述准入通知信号;
步骤4,所述邻居侧通信部用于与所述请求侧通信部建立数据通信连接,所述请求侧路由单元通过所述请求侧通信部将所述超出流量分流至所述邻居侧路由单元,所述邻居侧路由单元将与对应的所述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互,然后通过所述邻居侧通信部将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请求侧路由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71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