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由设备和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7154.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松;何杏宇;邬春学;周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73 | 分类号: | H04L12/773;H04L12/8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 设备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由设备,包括:请求侧路由器以及邻居侧路由器,其中,外接请求单元设有:用于设定流量阈值的第一设定部、用于生成网络接入请求信号并将该网络接入请求信号进行发送的生成发送部、用于选定能够进行通信的邻居侧路由器的选择部,接入判断单元设有:第二设定部、判断部、以及生成部,请求侧通信单元设有:搜索部、请求侧通信部,邻居侧通信单元设有:收发部、用于与该请求侧通信部建立数据通信连接的邻居侧通信部,请求侧路由单元用于与对应的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互,邻居侧路由单元用于与对应的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互,请求侧路由器和邻居侧路由器与同一个或不同的网络供应商进行数据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跨网络供应商进行数据交换的路由设备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的结点设备,它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且被应用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来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
现有的网络供应商提供的带宽一般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比如,上海平均带宽35M,这能够满足现今用户的一般需要,然而,如果用户的家里来了许多客人,亦或者当用户需要在短时间内下载大量数据资料时,这样就需要在某个特定时间内有大量网络流量。目前,用户可以通过向供应商将带宽进行提升。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一直在攀升,而由于单个供应商的带宽限制使得用户无法无限制进行宽带扩展、如上海用户,根本无法享用到超过100M的带宽,这样导致用户的使用需求得不到满足。另外,由于现有设备的限制,目前不同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宽带无法进行共享,就导致大量网络资源处于空闲状态,降低了网络使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空闲的网络资源利用起来以及不仅能够从同一网络供应商借用流量而且也能跨供应商借出需要的流量的路由设备和通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由设备,被请求用户和请求用户附近的邻居用户所使用,用于与至少一个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换,其特征在于,包括:请求侧路由器,被请求用户所使用,包含:外接请求单元,请求侧通信单元以及请求侧路由单元;以及邻居侧路由器,被邻居用户所使用,包含:接入判断单元,邻居侧通信单元以及邻居侧路由单元,其中,外接请求单元设有:用于设定流量阈值的第一设定部、用于生成网络接入请求信号并将该网络接入请求信号进行发送的生成发送部、用于选定能够进行通信的邻居侧路由器的选择部,接入判断单元设有:用于设定接入条件的第二设定部、判断请求侧路由器是否满足接入条件的判断部、以及根据判断部的判断结果生成准入通知信号的生成部,请求侧通信单元设有:用于搜索邻居侧路由器的搜索部、用于与邻居侧通信单元建立数据通信连接的请求侧通信部,邻居侧通信单元设有:接收网络接入请求信号以及向请求侧通信部发送准入通知信号的收发部、用于与该请求侧通信部建立数据通信连接的邻居侧通信部,请求侧路由单元用于与对应的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互,并且设有用于记录请求用户使用的数据流量的记录部,邻居侧路由单元用于与对应的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数据交互,当数据流量大于流量阈值时,生成发送部将网络接入请求信号发送至收发部,判断部判断网络接入请求是否满足接入条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收发部向请求侧通信单元发送准入通知信号,请求侧路由单元通过请求侧通信部和邻居侧通信部将超出流量分流至邻居侧路由单元。
在本发明提供的路由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请求侧路由单元和邻居侧路由单元支持的网络服务供应商不同。
在本发明提供的路由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网络接入请求信号包含:请求侧路由器的设备信息、外借对象、接入时长、带宽需求以及网络服务供应商的信息。
在本发明提供的路由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生成发送部还用于生成邻居列表,邻居列表包含能够进行通信的邻居路由器的空闲程度、该路由器的空置带宽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7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