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快速起升的液压千斤顶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8831.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明;殷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4 | 分类号: | B66F3/24;B66F3/26;B66F3/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快速 液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快速起升的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压千斤顶包括带有前轮和后轮的机架,机架上安装有起 升臂、长连杆、托盘、托架以及驱动起升臂的液压油泵,手柄通过掀 手与液压油泵连接,还包括向所述的液压油泵打入液压油的大泵和小 泵,大泵的内腔和小泵的内腔分别与液压油缸连通,大泵芯、小泵芯 分别与掀手轴向连接,并且大、小泵芯的顶部端面分别与装在掀手上 的滚轮接触。
当千斤顶处于空载起升状态时,旋转手柄,滚轮顶压在大泵芯 和小泵芯上,使得大泵芯和小泵芯向下运动,大泵芯和小泵芯同时作 用将大泵和小泵的内腔中的液压油打入油缸内,进油量大,推动油缸 内的活塞杆快速起升,活塞杆推动重物起升。
当液压千斤顶处于负载起升状态时,为了方便手柄操作,大泵内 腔与液压油箱连通的油路必须打开,不然会导致大小泵内腔中的液压 油对大小泵芯的阻力过大,从而导致手柄无法操作,大泵内腔里的液 压油直接流到油箱中,大泵芯卸荷,只有小泵芯作用,小泵内腔中的 液压油打入油缸内,进油量小,推动活塞杆慢速起升,活塞杆推动重 物起升。
因此,上述起升方式在千斤顶处于负载状态时,顶升速度慢,工 作效率低,耗时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快速 起升的液压千斤顶,在负载小于额载时,其顶升速度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快速起升的液压千斤顶,包括液压油泵,液压油泵包括 油缸、向油缸打入液压油的大泵、向油缸打入液压油的小泵和油缸座, 所述大泵和小泵分别与油缸座的一侧固接,油缸与油缸座的另一侧固 接,所述油缸座上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第二 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一通道直径小于第二通道直径,所述第一通道与 第二通道的连接口设有一活动封堵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第一钢球, 第一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一通道的直径,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一用于推 动第一钢球脱离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接口的快速阀芯,该快速阀芯 与第一通道内壁滑动配合,第二通道内设有一用于给第一钢球提供弹 性应力的弹性件,所述油缸座上设有一连通大泵和油箱的第一油路, 第一钢球用于控制第一油路的开闭,所述第一通道远离连接口的一端 设有一连通第一通道和油缸的第二油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道设有与第二通道滑动配合的压块,压块顶 压在第一钢球上,第二通道内设有一用于给压块提供弹性应力的第一 压簧。
所述大泵和小泵分别具有装有液压油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 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分别设有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滑动配合的 大泵芯和小泵芯,所述第一空腔通过第一单向阀组件和油缸连通,所 述液压油由第一空腔向油缸单向流动,所述第二空腔通过第二单向阀 组件和油缸连通,所述液压油由第二空腔到油缸单向流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三通道和第 四通道,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三通道的直径小于第四 通道的直径,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的连接端口设有一活动封堵第三通 道和第四通道的第二钢球,第二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三通道的直径,所 述第二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第五通道的一端与第六 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五通道的直径小于第六通道的直径,第五通道与 第六通道的连接端口设有一活动封堵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的第三钢 球,该第三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五通道的直径。
所述第一空腔通过第三单向阀组件与油箱连通,所述液压油由油 箱向第一空腔单向流动,所述第二空腔通过第四单向阀组件与油箱连 通,所述液压油由油箱向第二空腔单向流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七通道和 第八通道,第七通道的直径小于第八通道的直径,第七通道的一端与 第八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七通道与第八通道的连接端口设有一活动封 堵第七通道和第八通道的第四钢球,该第四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七通道 的直径,所述第四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九通道和第十通道,第九通道的 直径小于第十通道的直径,第九通道与第十通道的连接端口设有一活 动封堵第九通道和第十通道的第五钢球,该第五钢球的直径大于第九 通道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8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