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异氰酸酯后处理的韧性SiO2气凝胶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9888.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朱美芳;孟思;陈文萍;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11/00 | 分类号: | D01F11/00;D01F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异氰酸酯 制备 后处理 纺丝原液 凝固浴 高聚物 孔洞 四氢呋喃溶液 硅酸盐 硅酸盐纤维 耐化学腐蚀 丙酮洗涤 溶剂置换 湿法纺丝 酸性溶液 可纺性 耐高温 原硅酸 乙醇 陈化 硅醇 卷绕 可调 增韧 洗涤 取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异氰酸酯后处理的韧性SiO2气凝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硅酸盐或硅醇溶胶配制成纺丝原液;酸性溶液作为凝固浴;将纺丝原液加入凝固浴中,进行反应湿法纺丝,得到原硅酸/硅酸盐纤维,卷绕,陈化,洗涤,然后置于异氰酸酯的四氢呋喃溶液中48h,取出后用丙酮洗涤,然后用水或乙醇进行溶剂置换,干燥,即得。本发明方法具有原料便宜易得、反应过程简单、可纺性好的特点,实现高聚物对SiO2气凝胶纤维的增韧,所制得的韧性SiO2气凝胶纤维具有丰富的孔洞、高的比表面积、耐高温、耐化学腐蚀,同时纤维比表面积可调,并具有一定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纤维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异氰酸酯后处理的韧性SiO2气凝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凝胶(aerogel)是指凝胶中的空间网络结构中充满的介质不是溶剂而是气体,外表呈固体状的特殊凝胶,因为其内部几乎没有溶剂成分,因此也被称为干凝胶。气凝胶是一种低密度的纳米多孔非晶态固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其固体相形成空间网络结构,网络结构及网络间的孔隙结构都为纳米级别。因其结构的独特性,使气凝胶同样具有很多独特性能,如高孔隙率、高比表面、强吸附性、低密度、低声阻抗、低导热率、低折射等。
SiO2气凝胶其高比表面积可以提供大量的反应/相互作用活性中心,特别有利于与界面作用相关的过程,例如吸附、催化和电化学作用;其孔道可作为多功能存储器及单分散的纳米反应器;其特殊的纳米孔道及形状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带来了及其丰富的空间和场所,例如生物分子、药物分子、反应物分子在纳米孔道内的扩散行为、与活性中心的接触性能、反应活性等都与孔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而其纳米尺度的网络结构所带来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使一些经过功能化改性的SiO2气凝胶材料在传感器、锂电池和纳米器件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其低热导率使其在隔热墙、隔热窗、帐篷隔热层等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正是气凝胶在微观界面结构及材料性能上的独特优势,使它们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气凝胶的性能除了与其微观形貌有关之外,与多孔复合材料的宏观形貌也有重要关系。对于SiO2气凝胶材料,现如今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零维粉末、二维薄膜、三维块体,但对一维的SiO2气凝胶纤维却很少报道。这主要是因为相比较其他维度的多孔材料,纤维状多孔材料对制备原料、制备条件等方面有更多的要求。然而,纤维状多孔材料却有着其它维度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类比同样为无机多孔纤维的多孔活性碳纤维,传统的活性炭是一种经过活化处理的多孔炭,为粉末状或颗粒状,而活性碳纤维则为纤维状,纤维上布满微孔,其对有机气体吸附能力比颗粒活性炭在空气中高几倍至几十倍,在水溶液中高5~6倍,吸附速率快100~1000倍。活性碳纤维的纤维直径为5~20μm,比表面积平均在1000~1500m2/g 左右,平均孔径在1.0~4.0nm,微孔均匀分布于纤维表面。与活性炭相比,活性碳纤维微孔孔径小而均匀,结构简单,对于吸附小分子物质吸附速率快,吸附速度高,容易解吸附。与被吸附物的接触面积大,且可以均匀接触与吸附,使吸附材料得以充分利用。效率高,且具有纤维、毡、布和纸等各种纤细的表态,孔隙直接开口在纤维表面,其吸附质到达吸附位的扩散路径短,且本身的外表面积较内表面积高出两个数量级。在空气或水体净化方面,粒状或粉状的结构,容易发生堆叠,它的吸附速度较慢,分离效率不高,特别是它的物理形态在应用时有许多不便,限制了应用范围。活性炭纤维孔径小且分布窄,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容易再生。与粉状(5nm~30nm)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纤维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微粉尘少,可制成纱、线、织物、毡等多种形态的制品,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而块状或膜状的结构,使得空气或水体在通过时会产生很大的阻力,滤前与滤后的压力相差很大。将SiO2气凝胶制成纤维形态,将使其性能更为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9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