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1838.2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寿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地 上下 互让 立交 路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
背景技术
1、城市发展到21世纪,交通依旧以车为本,人行遇到各种困难,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交通以人为本是必备内容。道路,将平地礼让体力运动的人,含老弱病残累,而让机器运动的车攀高落低(不吃亏,因为不吃红灯或红灯等待时间较短)是进步的方向。
2、21世纪,城市趋挤,这样多人,这样多车,路口平交纠结已成为交通的桎梏。生命的不少时间浪费于交通等待。
全球在寻求突破点。
3、城市土地!城市土地缺口很大,机动车道路已经占用了大比例的原生态土地,犹自需要投入土地来“发展”。
大拆迁是城市中心推广传统立交的瓶颈。
历史完成了城市房屋普遍从平房到楼房的进程,历史关口,叠层大幅开发道路“使用面积”资源,从平路到“楼路”的一天即将破晓。
4、种种城市交通病:除了堵车,还有汽车停靠、短暂停车、长时间泊车都是城市难题,占路停车是城市顽疾,制约行车速度;不停刹车和启动的燃油汽车大幅增加尾气,电动汽车遇到路边充电的瓶颈;普遍不重视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系统;人车平面交叉,意外车祸已成常态;高架和隧道等线叠层道路进出比较困难等等。
5、世界占统治地位的苜蓿叶裔立交路口的盲点:奢侈用地;单打一专注汽车;人行太困难;罔顾城市的商业道功能要求,周边商厦较难人行沟通;轻视自行车行道等等。
6、与苜蓿叶形公路交叉背道而驰的楼路新方案“一种全畅通附带街口空地附带寄车区的路口及快道”(PCT申请时改名“无树叶立交路口”)有其特点:不用路外一寸土地,集合解决世界难题A、堵车、B、停车、C、城市空地、D周边大厦的步行过街沟通、E、环保电动汽车充电桩车位等等。但其受到一些使用条件的制约,需要备选方案与之互补,共同攻破交通世界难题。本实用新型应运而生,担任备选方案之一。
无树叶立交路口主要制约为:两侧水平长翼要300多米近400米,而路口间距多有不支持者;左拐车在路内作180°回环,涉及速度、流量、安全;左拐车独立承担全畅通代价,绕远800米之谱,虽然成全无红灯其他车舒畅,但难免左拐车驾驶员不爽;工程量比较大,有的场合因过分影响城市景观而难被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分层隔离,自上而下具体包括天桥、夹层、地平面和地道的四个分层;
其中,所述天桥用于供汽车行走;所述地道用于供汽车行走;所述地平面用于供市民独用;所述夹层用于自行车独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天桥和所述地道的侧翼均设置有侧向水平翼展;其中,所述天桥上的侧向水平翼展为天桥侧翼停车区;所述地道的侧向水平翼展为地道侧翼停车区。不同停车区的大小即翼展长度按个案实际分别确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天桥包括天桥主坡道(4),天桥拐弯车下坡回归坡道(5)和两个所述天桥侧翼停车区;两个所述天桥侧翼停车区分别为天桥侧翼停车区(6)和天桥侧翼停车区(7);
所述天桥主坡道(4)为双向对立布设的主坡道;两个所述天桥侧翼停车区双向对立布设;所述天桥主坡道(4)与两个所述天桥侧翼停车区交叉,且交叉处连接有贯通两个所述天桥侧翼停车区的所述天桥拐弯车下坡回归坡道(5)。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地道包括地道主坡道(9),地道拐弯车上坡回归地面(10)和两个所述地道侧翼停车区;两个所述地道侧翼停车区分别为地道侧翼停车区(11)和地道侧翼停车区(12);
所述地道主坡道(9)为双向对立布设的主坡道;两个所述地道侧翼停车区双向对立布设;所述天桥主坡道(4)与两个所述地道侧翼停车区交叉,且交叉处连接有贯通两个所述地道侧翼停车区的所述地道拐弯车上坡回归地面(10)。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地平面包括双向依次铺设的两个天桥坡道下较矮部分(13)、两个天桥坡道下较高部分(14);以及双向对立布设的两个地道上方大台阶(16);所述地平面的中心交叉处设置有街口空地核心区(15);所述地道上方大台阶(16);进深为10米,阶高为0.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的具体构造可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寿,未经刘长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1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周转型钢筋混凝土路面
- 下一篇:一种轨道调整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