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7834.5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开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开录 |
主分类号: | B62M25/02 | 分类号: | B62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变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系统。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变速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前齿盘的大小和后齿盘的大小决定了自行车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时,脚蹬时越感到费力。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时,脚蹬时越感到轻松。通过调整前、后齿盘的大小调整自行车的车速或应对不同的路段、路况。
作为自行车后齿盘的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变速自行车的飞轮为多级飞轮与中轴上的前齿盘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为了选择不同的传递比,变速自行车必须要有换挡机构。
发明专利CN96190083.0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换挡机构和变速系统,在专利文件公开的内容来看,无论是背景技术或是发明内容公开的都是手动的换挡机构(拨链器),这种自行车的变速系统只能人工手动换挡,不能根据车速自动换挡,在道路条件频繁变化时,骑车人要不断地手工换挡才能保持最佳的车速,操作很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车速自动换挡自行车变速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 行车变速系统,包括车架、后轮、拨链器、换挡拉线和自动换挡驱动装置,换挡拉线的第一端安装在拨链器上,拨链器包括复位机构,后轮包括后轴、轮毂、轮幅和多级飞轮,后轮通过后轴安装在车架的后叉上,自动换挡驱动装置包括主动摩擦轮、被动摩擦轮、支架和软索;主动摩擦轮固定在轮毂的端部,位于多级飞轮与轮幅之间,主动摩擦轮的轮缘包括至少一条凹槽;被动摩擦轮包括轮盘和与固定在轮盘中心的转轴,转轴的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上,被动摩擦轮的轮缘与主动摩擦轮的轮缘接触;软索的一端固定在被动摩擦轮上,另一端与换挡拉线第二端的钢索连接,换挡拉线第二端的护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车架上。
以上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主动摩擦轮为胶轮,主动摩擦轮与轮毂过盈配合。
以上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主动摩擦轮的外缘包括三条凹槽,三条凹槽沿主动摩擦轮的周向均布。
以上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复位机构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前板、后板、安装板和导轮支架,内侧板、外侧板、前板和后板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导轮支架安装在前板上,安装板的一端安装在后板上,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
以上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支架的下端包括竖直布置的扁长孔,安装板的另一端包括安装孔;后轴的端部穿过车架的后叉、安装板的安装孔和支架的扁长孔,后轴螺母将安装板和支架固定在车架上。
以上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拨链器包括复位压簧和复位拉索,后板包括外伸的固定板,换挡拉线第一端的护套固定在固定板的外端, 换挡拉线第一端的钢索固定在外侧板上;外侧板包括内伸的摆臂,后板包括拉索孔,复位拉索的前端穿过拉索孔,固定在摆臂的内端;复位拉索的后端包括拉索头,复位压簧套在复位拉索上,前端抵在后板上,后端抵在拉索头上。
以上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系统,自动换挡驱动装置包括滚珠轴承,支架上端包括轴承孔,滚珠轴承安装在轴承孔中,转轴的端部固定在滚珠轴承的内孔中。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变速系统包括自动换挡驱动装置,自动换挡驱动装置的主动摩擦轮向被动摩擦轮传递动力,被动摩擦轮旋转缠绕软索,软索通过换挡拉线的钢索驱动拨链器自动加挡;主动摩擦轮的轮缘的凹槽允许被动摩擦轮在拨链器回位力的作用下回转,车速越低时,被动摩擦轮回转的角度越大,在拨链器回位力的作用下,拨链器自动减挡,骑车人不需要手工换挡,就能保持最佳的车速,实现了自行车自动换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行车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行车变速系统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行车变速系统主动摩擦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2中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行车变速系统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 括车架1、后轮、拨链器、换挡拉线2和自动换挡驱动装置。
换挡拉线2的下端安装在拨链器上,拨链器包括复位机构。
后轮包括后轴3、轮毂4、幅条5和多级飞轮6,后轮通过后轴3安装在车架1的后叉上。
自动换挡驱动装置包括主动摩擦轮7、被动摩擦轮8、支架9、滚珠轴承11和软索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开录,未经胡开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7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螺栓装配式整流帽罩系统
- 下一篇:三轮摩托车增力倒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