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0144.5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6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齐健;赵传亮;柴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00 | 分类号: | F02C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监测 发动机 内部 静压 信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结构,特别涉及了一种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防喘系统通常通过对压气机后的压力进行监测,以防止发生喘振。过去防喘系统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一根管路插入发动机内部,监测压气机后的压力变化率,这种方法监测精度一般较低。目前新型防喘系统一般通过监测高压压气机102后的总压和静压,通过总、静压的压比值来监测发动机是否有喘振征兆,从而判断是否接通发动机保护系统以消除喘振,这种监测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信号反馈准确、快速的优点,由于监测的总、静压测量点均位于发动机的内部流道中,常规引气管路已无法满足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实现信号反馈准确、快速,特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包括接嘴9、球座组件10、连杆11、长管12、转接座13、安装座14、短管15和测压座16、总压孔17和静压孔18;
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1上的总压孔17和静压孔18处于发动机内部流道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6后的静子叶片4之间,并与气流方向平行,通过螺钉7安装在燃烧室机匣3上,通过密封垫8进行封严;
安装座14是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1的主要安装、支撑结构,通过两件短管15与测压座16固定连接;测压座16上沿气流方向的前、后位置布置有总压孔17和静压孔18,两孔分别延续至测压座16与短管15的连接处,并与短管15上的孔联通;
两件长管12通过转接座13固定在安装座14上,并与总压孔17和静压孔18联通,连杆11连接固定在两件长管12上,用以加强长管12刚性;
两件球座组件10分别固定在两件长管12上;
两件接嘴9分别固定在两件长管12出口,用于与防喘信号器5连接使用。这样发动机内部的总、静压信号便可通过该引气机构直接传递至防喘信号器5。
所述的球座组件10为双球头结构,一方面用来与外涵机匣安装座2形成密封结构,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工作时可以补偿外涵机匣与内涵机匣之间的热膨胀差。
将高压压气机102后的总、静压信号同时从一个安装座引出至发动机外部,并与多层机匣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应的封严结构,该引气机构安装于燃烧室103的前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防喘系统,实现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提高了测量精度,实现了信号反馈准确、快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简图;
图2为引气机构安装图;
图3为引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测压座横向剖视图;
图5为测压座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包括接嘴9、球座组件10、连杆11、长管12、转接座13、安装座14、短管15和测压座16、总压孔17和静压孔18;
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1上的总压孔17和静压孔18处于发动机内部流道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6后的静子叶片4之间,并与气流方向平行,通过螺钉7安装在燃烧室机匣3上,通过密封垫8进行封严;
安装座14是用于监测发动机内部总、静压压比信号的引气机构1的主要安装、支撑结构,通过两件短管15与测压座16固定连接;测压座16上沿气流方向的前、后位置布置有总压孔17和静压孔18,两孔分别延续至测压座16与短管15的连接处,并与短管15上的孔联通;
两件长管12通过转接座13固定在安装座14上,并与总压孔17和静压孔18联通,连杆11连接固定在两件长管12上,用以加强长管12刚性;
两件球座组件10分别固定在两件长管12上;
两件接嘴9分别固定在两件长管12出口,用于与防喘信号器5连接使用。这样发动机内部的总、静压信号便可通过该引气机构直接传递至防喘信号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01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双燃料船舶分布式监控系统
- 下一篇:双缸直杆互冲式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