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状聚羧酸自动复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4743.4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5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贾虎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44205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状 羧酸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状聚羧酸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状聚羧酸自动复配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今最大宗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是预拌混凝土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混凝土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聚羧酸系减水剂是近几年研发应用的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其优点是掺量低、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及对环境无污染等。目前,很多大型工程如地铁、高铁等,都已普遍使用聚羧酸外加剂。
但是在灌浆、干粉砂浆及粉状涂料行业中,液态聚羧酸的应用受到限制,只能使用粉状聚羧酸减水剂。粉状聚羧酸具有极低的掺量以及极佳的流动性,优秀的自愈合性,防泌水和离析的特性,粉状的聚羧酸能够降低包装和运输成本。但是现有的粉状聚羧酸生产厂家设备简陋,生产效率低,混合效果差,批次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性能良好,稳定性强的粉状聚羧酸自动复配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粉状聚羧酸自动复配系统,包括四个原料罐、复合罐、底部存料室、第一斗式提升机、卧式搅拌机、第二斗式提升机和包装机,所述四个原料罐以复合罐为中心环形分布,所述四个原料罐与复合罐之间均设置有倾斜螺旋输送机,原料罐底部的出料口与倾斜螺旋输送机进料口相连通,倾斜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与复合罐的储料腔相连通,复合罐与底部存料室之间设置有横向螺旋输送机,复合罐底部的出料口与横向螺旋输送机进料口相连通,横向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与底部存料室相连通,底部存料室的出料口与第一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相连通,第一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与卧式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通,卧式搅拌机的出料口与第二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相连通,第二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与包装机的进料口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倾斜螺旋输送机包括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的结构为:包括圆管,圆管的上部设置有倾斜螺旋输送机出料口,圆管的下部安装有倾斜螺旋输送机进料口,固定有螺旋叶片的转轴安装在圆管内部,转轴的上端穿出圆管外部并套装有皮带轮,所述送料电机固定在送料管道的外壁上,送料电机通过皮带带动送料管道内的转轴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斗式提升机、第二斗式提升机结构相同,包括壳体,驱动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壳体通过分布在壳体四周的地脚螺栓固定设置在地面,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和皮带,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电动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并带动减速机转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牵引装置的驱动辊连接并带动驱动辊转动;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驱动辊,链条和从动辊,所述驱动辊的两侧设置有轴承,驱动辊通过所述轴承横向设置在壳体顶部,所述从动辊固定设置在底部壳体内,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通过所述链条连接并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辊转动,所述链条上连续均匀设置有多个料斗,所述料斗随链条转动;
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斜向下斗式提升机进料口,壳体顶部与斗式提升机进料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斗式提升机出料口,所述斗式提升机出料口和驱动辊之间的头部壳体上设置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状。
优选的是,所述四个原料罐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提升原料的第三斗式提升机,所述第三斗式提升机是在第一斗式提升机的斗式提升机出料口增设有二次分配料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以复合罐为中心,将原料罐、卧式搅拌机、包装机环形布置在复合罐四周,减小了整个复配系统占地面积、布局合理,符合粉状聚羧酸工艺流程,通过采用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整个复配过程全自动进行,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全自动的复配过程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混合效果好,提升了粉状聚羧酸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第二斗式提升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倾斜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4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棒
- 下一篇:石墨电碳生产用双重高效混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