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单通道激电接收机的多电道控制转换单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6640.X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刘新业;胡耀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资源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G01V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道 接收机 多电道 控制 转换 单元 装置 | ||
1.一种用于单通道激电接收机的多电道控制转换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十个不极化电极接线柱、控制面板(6)、旋转开关(7)、欧姆表(8)、功能标签(9)、欧姆表开关(10)、工业安全箱(11)、防水密封胶条(12)、单道接收机N极接线柱(18)、极距选择开关(19)、单道接收机M极接线柱(20);以控制面板(6)为平台,旋转开关(7)置于控制面板(6)中心位置;极距选择开关(19)安置于控制面板(6)上、旋转开关(7)下方;欧姆表(8)安置于控制面板(6)上、旋转开关(7)的上方;欧姆表开关(10)安置于控制面板(6)上、欧姆表(8)右方;功能标签9作为标明旋转开关(7)连通档位状态的标签刻印于控制面板(6)上、环绕旋转开关(6),档位一一对应;第一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第二不极化电极接线柱(2)、第三不极化电极接线柱(3)、第四不极化电极接线柱(4)和第五不极化电极接线柱(5)等间距安置于控制面板(6)左侧,第六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3)、第七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4)、第八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5)、第九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6)、第十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7等间距安置于控制面板(6)右侧;单道接收机N极接线柱(18)和单道接收机M极接线柱(20)安置于控制面板(6)的底部中间位置;用防水密封胶条(12)将控制面板(6)整体密封于工业安全箱(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第二不极化电极接线柱(2)、第三不极化电极接线柱(3)、第四不极化电极接线柱(4)、第五不极化电极接线柱(5)、第六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3)、第七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4)、第八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5)、第九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6)、第十不极化电极接线柱(17)、单道接收机N极接线柱(18)、单道接收机M极接线柱(20)和极距选择开关(19)用屏蔽电线连接至旋转开关(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屏蔽电线将欧姆表(8)和欧姆表开关(10)串联至单道接收机N极接线柱(18)和单道接收机M极接线柱(20)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十个不极化电极接线柱的直径15mm,伸缩长度25~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开关直径45mm,高度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单道接收机N极接线柱(18):直径15mm,伸缩长度25~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单道接收机M极接线柱(20):直径15mm,伸缩长度25~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资源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资源地质勘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6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土ReCrO3磁性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霜化页岩砖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