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2997.7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文;孙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多重 身份验证 受控 终端 | ||
1.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包括无线信号通信模块,无线信号通信模块连接有信号处理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通信模块设有天线,所述天线为定向天线;
所述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还设有一身份验证装置,所述身份验证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天线的信号角度在80度~20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通信模块设有至少两个定向天线,至少两个所述定向天线的有效信号区域在空间内存在叠合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设有至少三个定向天线,至少三个定向天线的有效信号区域在空间内存在叠合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房间以外的最远叠合区域,距离房间的墙壁内侧小于10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房间以外的最远叠合区域,距离房间的墙壁内侧小于1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中还设有电池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电池系统是干电池系统、蓄电池系统、太阳能电池系统或者无线充电系统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系统连接一至少存储有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的身份验证数据的存储器;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系统通过所述身份验证装置获取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系统将获取的身份验证信息与存储器中存储有身份验证数据进行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若匹配成功则视为验证通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验证通过后 允许对功能执行机构进行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装置是密码输入装置、指纹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声音识别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指纹识别装置的指纹扫描机构设置在门上,所述门上的门锁采用电动门锁,所述电动门锁的控制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系统,进而将电动门锁作为所述功能执行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是房门、车门、保险柜门、衣柜门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门把手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拉动门把手时,即可完成指纹扫描。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连接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系统。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包括信号处理电路系统,一与无线通信系统匹配的至少一无线信号通信模块,还包括一执行动作的功能执行机构;信号处理电路系统分别连接无线信号通信模块和功能执行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存储器中还存储有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的特征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采用多重身份验证的受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无线信号通信模块通过信号处理电路系统与存储器关联,并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29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