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隧结合部位防护危岩落石的洞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629.4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军;姜波;周跃峰;朱勇;林本涛;喻渝;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结合部位 防护 危岩落石 结构 | ||
1.一种用于桥隧结合部位防护危岩落石的洞棚结构,设置在桥隧结合部位防护隧道洞口处危岩落石,其特征在于,具有延伸至隧道内的衬砌(1)段和设置在隧道外的洞棚(3)段,衬砌(1)段通过防护端墙(2)与洞棚(3)相连;衬砌(1)的一端延伸至隧道内,其另外一端与设置在隧道洞口端面的防护端墙(2)的内侧面(201)结合成一体,防护端墙(2)的上顶面置于隧道洞口最高点的上方;防护端墙(2)的外侧面(202)设置有洞棚(3),洞棚(3)的两侧置于纵梁(301)上,纵梁(301)的底面支承在立柱(302)上;洞棚(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内纵向设置有桥梁(4),桥梁(4)的底面支承在承台(5)上,承台(5)的底面由桥墩(6)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隧结合部位防护危岩落石的洞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01)和立柱(302)设置在承台(5)两端部的外侧,与承台(5)脱开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桥隧结合部位防护危岩落石的洞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01)和立柱(302)沿隧道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桥隧结合部位防护危岩落石的洞棚结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衬砌(1)、端墙(2)、纵梁(301)、立柱(302)、桥梁(4)、承台(5)、桥墩(6)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的洞棚(3)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者用钢板、合金、玻璃钢、钢拱肋与钢丝网或柔性防护网材料组合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6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以对浅埋隧道地表进行加固的导管柱结构
- 下一篇:清底式滚筒采煤机截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