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警示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7793.2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杨景山;朱宏宇;范传金;任卫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行之有道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警示 装置 电动汽车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警示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桩是电动力车充电站,外形犹如停车计时秒表一般。从没电到充满的充电时间为6至8小时。充电桩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截至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大多局限于电动公交汽车或内部集团用车,还没有建成真正面向不同用户的充电站服务网络。电动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要兼顾安全性能,变电所应设置安全嗣栏、警示牌、安全信号灯及警铃。高压配电室和变压器室门外或变电所安全同栏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警示牌的标示必须朝向围栏的外侧。高压配电装置上应有显著的操作指示说明。设备的接地点应有明显可见的标志。室内应有明显的“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标示牌。另外,变电所及配电设备的布置设计应便于安装、操作、搬运、检修、试验和监测。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安全考虑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如下:传统的充电桩在充电期间,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儿童或者其他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不了解的人接触到桩体或者充电接头,容易出现被电到的危险隐患,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充电桩桩体缺乏必要的安全提示,即使简单的设置安全提示标牌,但是仍然不能减少危险的发生,不能切实有效的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动汽车充电桩输出电压高,电流大,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小孩在充电桩附近玩耍,有很高的危险性。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智能化程度高,安装简便,感应精确的带有警示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智能化程度高,安装简便,感应精确的带有警示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带有警示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桩体、设置在桩体一侧的充电接线、与充电接线固定连接的充电接头,所述的桩体内部设置有主板,主板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桩体上部的人体感应器相连接,人体感应器通过导线与警示灯和警示喇叭相连接。
所述的桩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架,人体感应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警示灯设置在支架的一侧。
所述的桩体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器和控制按钮,显示器和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主板相连接,警示喇叭设置在控制箱的上部。
所述的桩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线挂钩,充电接线挂钩和充电接线均设置在桩体的同一侧面上,充电接线挂钩为半圆弧性凹槽装结构,充电接线挂钩的内径与充电接线的直径相等。
所述的支架安装在桩体上部的一侧,人体感应器的感应方向与充电接线的安装方向一致,所述的人体感应器为热红外人体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桩体内部设置有主板,主板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桩体上部的人体感应器相连接,人体感应器通过导线与警示灯和警示喇叭相连接,在使用时,一旦人体感应器感应到感应区内有人活动,就会开启警示灯和警示喇叭,给靠近汽车人员提醒和警示,达到避免人员误碰触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警示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桩体2、设置在桩体2一侧的充电接线9、与充电接线9固定连接的充电接头10,所述的桩体2内部设置有主板12,主板12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桩体2上部的人体感应器8相连接,人体感应器8通过导线与警示灯13和警示喇叭11相连接。
所述的桩体2的顶部设置有支架7,人体感应器8固定安装在支架7上,警示灯13设置在支架7的一侧。所述的桩体2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箱3,控制箱3上设置有显示器4和控制按钮5,显示器4和控制按钮5通过导线与主板12相连接,警示喇叭11设置在控制箱3的上部。所述的桩体2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线挂钩6,充电接线挂钩6和充电接线9均设置在桩体2的同一侧面上,充电接线挂钩6为半圆弧性凹槽装结构,充电接线挂钩6的内径与充电接线9的直径相等。所述的支架7安装在桩体2上部的一侧,人体感应器8的感应方向与充电接线9的安装方向一致,所述的人体感应器8为热红外人体感应器。
本产品在使用时,桩体2上加装有人体感应器8,警示灯13和警示喇叭11,当有人体靠近时,警示灯发出警示可视信号,并且警示喇叭提醒:“正在充电,危险”的语音。当人体远离充电桩后,警示灯熄灭,警示喇叭停止提醒。
本产品整体成本低,设计简单,在人体接近时,可以实现自动断电,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安全系数,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行之有道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行之有道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7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