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3248.4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张德歧;冀恩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安舟应急缓降机械装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4 | 分类号: | B66B5/04;B66B1/32;B66B3/00;B66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救援 逃生 设备 安全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保护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高层救援逃生设备是一种用于将被困人员从发生灾难的高层建筑物上解救下来的设备,其在完成救生过程中,方便可靠,无需电力驱动运行。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当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轿厢离开救生平台后,位于救生平台的轿厢推拉门仍然可以被人拉开,由于救生平台位于几十米的楼顶上,此时拉开轿厢推拉门可能会造成坠落危险。另外,由于高层救援逃生设备轿厢的运行速度是由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主机控制,主机为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阻尼系统,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轿厢下降过程中,由主机为轿厢下落提供阻尼,以达到控制轿厢下降速度的目的。然而,一旦主机发生故障,轿厢的下降速度将无法控制,轿厢将呈自由落体下降,这将导致轿厢下降速度过快,超过限定速度无法立即解决,带来坠落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控制柜内的控制器、设置在救生平台后部的锂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门联锁系统和限速系统;所述门联锁系统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电磁锁和第二电磁锁;所述限速系统包括第一旋转编码器、第二旋转编码器、第三旋转编码器、第一电磁限速装置和第二电磁限速装置;第一位置传感器采集所述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第一轿厢的位置信号,第二位置传感器采集所述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第二轿厢的位置信号,并发送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号,分别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第一电磁锁和第二电磁锁,以控制所述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推拉门的开启与锁闭;首舱运行阶段时,所述第一轿厢下降带动所述第一旋转编码器转动并实时发送脉冲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脉冲数判断所述第一轿厢的下降速度,当超过限定速度时,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电磁限速装置对所述第一轿厢进行减速;往复运行阶段时,所述第一轿厢下降时带动所述第二旋转编码器转动并实时发送脉冲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脉冲数判断所述第一轿厢的下降速度,当超过限定速度时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二电磁限速装置对所述第一轿厢进行减速;所述第二轿厢下降时带动所述第三旋转编码器转动并实时发送脉冲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脉冲数判断所述第二轿厢的下降速度,当超过限定速度时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第二电磁限速装置对所述第二轿厢进行减速;所述锂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为上述各所述装置供电。
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通过一L型钣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轿厢顶部吊架上,且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的触头向下朝着所述第一轿厢,并使得所述第一轿厢处于救生平台时能够触碰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的触头;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通过另一L型钣金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轿厢顶部吊架上,且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触头向下朝着所述第二轿厢,并使得所述第二轿厢处于救生平台时能够触碰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触头。
所述第一电磁锁包括第一锁体和第一锁吸件,所述第一锁体通过钣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轿厢的外框架上,所述第一锁吸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轿厢推拉门的相应位置上;所述第二电磁锁包括第二锁体和第二锁吸件,所述第二锁体通过钣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轿厢的外框架上,所述第二锁吸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轿厢推拉门的相应位置上。
所述第一旋转编码器安装在首舱运行阶段时所述第一轿厢下降时带动的钢丝绳所经过的定滑轮上;所述第二旋转编码器安装在往复运行阶段时所述第一轿厢下降时带动的钢丝绳所经过的定滑轮上;所述第三旋转编码器安装在往复运行阶段时所述第二轿厢下降时带动的钢丝绳所经过的定滑轮上。
所述第一电磁限速装置安装在所述高层救援逃生设备收放舱装置的主轴上,用于在首舱运行阶段对所述第一轿厢的下降速度进行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限速装置安装在所述高层救援逃生设备主机的主轴上,用于在往复运行阶段对所述第一轿厢、所述第二轿厢的下降速度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安舟应急缓降机械装置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安舟应急缓降机械装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3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卷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