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车位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1310.2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邬杨波;赵旭;杨金龙;施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车位锁 | ||
1.一种全自动车位锁,包括车位锁主体、驱动机构、控制器和用于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所述的控制器和所述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和所述的车位锁主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包括充电电池、太阳能充电电路和至少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充电电池连接,所述的全自动车位锁还包括有源电子标签和用于感应所述的有源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所述的有源电子标签设置在汽车上,所述的RFID读写器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包括型号为BQ24071的集成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4脚、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2脚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3脚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18脚连接,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10脚与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19脚和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11脚均接地;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13脚和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1脚、第14脚和所述的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12脚和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5脚、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6脚和所述的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位锁主体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流电机和第二直流电机,所述的第一导轨和所述的第二导轨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挡板的顶部与所述的第二挡板的顶部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轨上且可沿所述的第一导轨左右滑动,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轨上且可沿所述的第二导轨左右滑动,所述的第一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一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直流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的第二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二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直流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的第一直流电机和所述的第二直流电机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池为锂离子电池,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为两块,一块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挡板的上端面上,另一块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挡板的上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13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逃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灭火的地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