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控制的防下潜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7692.8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黄毅;赖兴华;吴海龙;曹家健;姬佩君;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1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控制 下潜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乘员保护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等行业,具体涉及一种多级控制的防下潜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乘员在惯性的作用下,将发生向前运动,在安全带等约束系统作用下,乘员还会发生向下的运动,压缩座椅坐垫。这种运动对乘员的保护产生不利的影响——促使安全带的腹带相对于髋部向上移动,最严重的情况是使腹带滑过髋骨的前端结构,侵入到腹部的柔软组织,对乘员产生严重的损伤,这种损伤也常被称作“下潜损伤”。
现有的技术在防止乘员发生下潜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在座椅上设置加强结构,对乘员的髋部在碰撞时候的向前、向下运动进行限制。为了不影响乘员的舒适性,这种加强结构通常位于座椅的前部。对应传统的约束系统而言,乘员在碰撞的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前移,因此髋部会移至这些加强结构至上,髋部的向下运动得到限制。然而随着乘员约束系统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安全带预紧器的使用,碰撞中乘员的向前运动得到了很好的约束,乘员的髋部并不能向前滑至传统防下潜装置所处的座椅前部位置,因而髋部并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撑,削弱了现有防下潜装置的效果。如果直接通过一些结构对座椅的中部及后部的刚度进行增强,或者直接将坐垫材料更换为刚度较大的吸能材料,势必会影响座椅在平时驾驶状态下的舒适性。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3.12.18,公告号:CN 203344764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排座椅用防下潜支架。该专利通过在座盆与座椅骨架之间增加一个支撑架,对座椅前半部分在垂直方向的刚度进行增强。但发明并没有对乘员主要乘坐位置进行增强,同时属于不可调节的机构,无法兼顾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与防下潜性能;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2.10.17,公告号:CN 202491697U)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防潜的可调式机构。该专利通过设置一个位于座椅前部的驱动装置,对座椅前部的坐盆结构进行高度调节,在即将发生碰撞的时刻,对坐盆进行提升,增加座椅对髋部的约束,抑制下潜现象的出现。但该设计仍不能在座椅的中后部位置提供足够的刚度;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1.07.06,公告号:CN 201890166U)公开了一种防下潜机构,该机构由汽车座椅的坐垫框架、加强杆以及用于构成座盆的钢丝组成。该机构对座椅前部的加强杆,连同座盆钢丝一起向上抬升,增大纵向方向对乘员髋部的支持,但改善的幅度有限。此外,该设计需要较强的作动装置,以实现加强杆及座盆钢丝的抬升,因而增加座椅的质量,不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级控制的防下潜汽车座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控制的防下潜汽车座椅,包括椅背、座盆骨架、设置在所述座盆骨架上的坐垫及防下潜机构,所述防下潜机构包括多个防下潜单元,各所述防下潜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座盆骨架两侧的第一连接件组和第二连接件组,位于所述坐垫下方、间隔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组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组的各连接件的连接绳,设置在所述座盆骨架所述两侧的其中一侧上用于卷绕或释放所述连接绳的卷绕机构,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座盆骨架所述两侧的其中一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卷绕机构相连。
所述卷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座盆骨架上的驱动单元及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工作的卷绕单元,所述卷绕单元包括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且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的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的转动件及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设置并由所述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转动的固定件,所述连接绳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所述卷绕单元还包括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且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的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的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且通过所述齿轮的转动带动滑动的蜗杆及设置在所述蜗杆上的止动件,所述转动件具有与所述止动件相配合或分离的配合部,当所述止动件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时,所述止动件阻止所述转动件转动;当所述止动件与所述配合部分离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通过所述蜗杆的滑动带动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转动件的所述配合部相配合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配合部有多个,沿所述转动件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当所述止动件与多个所述配合部中的一个相配合时,所述止动件阻止所述转动件转动;当所述止动件与所有所述配合部分离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
所述蜗杆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转动件的轴心线方向平行,所述蜗杆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齿轮的轴心线方向垂直。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座盆骨架上的二个电机,所述二个电机中的一个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二个电机中的另一个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7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排座椅可放平的小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椅座翻转限位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