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移动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9992.X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0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覃争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9/02;B25J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移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器人移动底座。
背景技术
有了家庭监控机器人,它可以移动监控家庭环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清楚家中发生的事情,能够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但是目前机器人在防撞防跌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原因在于用于防撞防跌感应的红外线在暖光源的照射下(如白炽灯、太阳光)检测受到很大影响,它会受到所有相近红外信号的干扰,白炽灯和太阳光中含有红外信号成分较多,对红外的影响也较大。红外相互之间也存在干扰,因此导致机器人移动底座没有很好的防撞防跌功能,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容易碰撞到杂物,从而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开发一种移动方便,有效防碰撞和防跌的机器人,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方便,有效防碰撞和防跌的机器人移动底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移动底座,包括:上盖、下盖,2个主动轮以及一个从动轮,所述两个主动轮上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下盖的前端设置有前碰撞感应装置,所述下盖的前端底部设置有防跌装置,所述下盖的后端设置有后碰撞感应装置,所述下盖的中间设置有两个重力锤,所述前碰撞感应装置、防跌装置、后碰撞感应装置为红外线装置,所述红外线装置由保护盖和红外线传感器组成,所述保护盖由上盖板、后盖板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后盖板底边延伸出一延伸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用以将红外线传感器固定在下盖上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下盖由黑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下盖还设置有供电电池以及工作电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工作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供电电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下盖的尾端设置有充电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保护盖通过螺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下盖前后设置了防碰撞装置,在机器人前进后退时能够成功检测障碍物,探测距离在4-30cm,在红外线传感器外设有外壳,避免了外界光线对红外线造成干扰,大大提高了避障的精确度。
2、本实用新型中下盖前端左右两边固定安装有两个重力锤,在下盖前端底部设置有防跌装置,保证了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重心始终保持在前端,防止了机器人跌倒。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2个主动轮和一个从动轮,保证了机器人能够前后左右顺畅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装置的保护盖设计方案1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装置的保护盖设计方案2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装置的保护盖设计方案3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装置的保护盖设计方案4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上盖1、下盖2,主动轮3,从动轮4,驱动电机5,前碰撞感应装置6,后碰撞感应装置7,保护盖8,上盖板9、后盖板10,工作电路板11,重力锤12,充电接口13,延伸板14,安装孔15,螺丝孔16,防跌装置17,出线口18,第一侧板19,第二侧板20,螺丝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机器人移动底座,包括:上盖1、下盖2,2个主动轮3以及一个从动轮4,两个主动轮3上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5,下盖2的前端设置有前碰撞感应装置6,下盖2的前端底部设置有防跌装置17,所述下盖2的后端设置有后碰撞感应装置7,所述下盖2的中间设置有两个重力锤12,所述前碰撞感应装置6、防跌装置17、后碰撞感应装置7为红外线装置,所述红外线装置由保护盖8和红外线传感器组成,重力锤12保证了底座的重心平稳,与防跌装置17配合达到了更好的防跌效果;设置了两个主动轮3和一个从动轮4,通过该设计,机器人能够前后左右顺畅的转动,移动更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9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